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因“女友门”丑闻闹得沸沸扬扬而被迫辞职的世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17日发表声明宣布,他将于6月30日正式辞去行长职务。沃尔福威茨就此成了第一位因丑闻辞职的世行行长。有评论认为,沃尔福威茨的被迫辞职,凸现了美欧矛盾和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地位
受到严重挑战。
路透社同日发自华盛顿的一则评论认为,沃尔福威茨的最终辞职又一次凸显了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的裂痕,同时也让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评论说,由于伊拉克麻烦不断,支持率日渐下滑,加上卸任在即说话缺少分量,布什总统已无法阻止沃尔福威茨的被迫离职——他是第一个被迫辞职的世界银行行长。几周来,沃尔福威茨因为“女友门”事件而备受各界的反对和指责。
让一些美国官员和专家感到震惊的是,这一事件竟迫使美国不得不放弃在世界银行问题上的优越感,以及长期以来“钦点”行长的惯例。另一些人则说,只有在行长的选择以及银行借贷政策上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让世界银行重新赢得信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说:“美国在不经商量的情况下自己挑选世界银行行长的惯例早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不满。”
罗戈夫说,虽然沃尔福威茨可能很出色,但他在促进发展、消除贫困以及金融领域却经验不足,如果挑选行长的过程是透明和公开的话,他当初是不会被选中的。
作为世界银行的最大股东,美国自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牵头重建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后一直自己任命行长。作为对等交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责人则由欧洲来挑选。
当初对沃尔福威茨的任命一直颇具争议,因为他不仅曾是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还是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策划者。
两年前欧洲国家勉强同意由沃尔福威茨出任行长,这几周来,他们终于找到了翻盘的机会,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而坚持要求沃尔福威茨离职。
沃尔福威茨为女友升职和加薪是导致这次风暴的直接原因,但许多人认为,这是诸多不满累积起来的表现。
曾在其著作《天马行空的美国》一书中分析布什外交政策的伊沃·达尔德说:“2005年对沃尔福威茨的任命是强加于人的结果,当时的提名之所以能成功只是因为欧洲和美国希望在2003年伊战之后能忘记过去,重修旧好”。
他说,世界银行本周发布的指责沃尔福威茨存在道德失误的报告,也是借机进一步显示“布什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种种失误……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与美国在布什执政时期相互抗衡的整体局面。”
(来源:新华网)
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