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粮票(1965年版)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票证是什么?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生、怀揣信用卡自由自在消费的一代,“票证”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更无法理解这方寸纸片中曾经容藏着的饥饿寒冷和无言期盼的“时代记忆”。
如今,票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历史文物”,被收藏者宠爱着。
9月30日,一位离休老干部向上海市博物馆捐赠了56枚珍贵的上海粮油票证,其中有11枚绝版的票证。而“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世纪公园一角,民间收藏爱好者展出超过1万枚近现代股票、商标、许可证等老票证。
一代人说不清的“票证情结”和年轻人对于票证的隔膜,折射了改革开放30年生活的巨大变迁,也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沧桑轨迹。
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始,至1993年票证的全面退出,整整39年,小小方寸 “票证”见证了多少真实的人间表情;而改革开放30年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从此摆脱和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
方寸票证留存的“时代记忆”
婚礼与票证
在改革开放初期,票证俨然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它近乎影响了黎民百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上海市大木桥路古玩城六楼,正在筹备“票证博物馆”的上海春申集藏社经理申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了这样一件趣事。
1988年,申健筹办婚事。按照老上海的规矩要准备“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和彩电。经过充分沟通,第一件由女方准备,第二件找了辆半成新的“凤凰”凑和,而搞定一台彩电,却成了他完婚的一大难题。
几经转折,申健终于找到“有路子的人”,觥筹交错间对方拍胸脯保证“解决”。可是,就在婚期只剩3天的时候,对方打来电话告知:对不起,没有弄到。顿时,申健沮丧万分。下班途中路过徐家汇新华书店时,看到“买书中彩电”的广告,于是咬牙拿出全月三分之二的工资买书。天遂人愿,果真真的中了奖——一张凯歌电视票。
“顿时感觉浑身来劲,当天就把电视机用我的‘老凤凰’给运了回来。晚上,目不转睛看电视到深夜,直到出现满屏雪花。”申健笑着说。
他的春申集藏社柜台很小,只3、4平米左右,但里面摆满五花八门的收藏品。包括早期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文革年代的户口本等,而其中又以票证居多。
“收藏票证,首先是因为对它有感情。”申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69年初中毕业后,我就下乡去安徽的一个农场插队,吃的是大锅饭,挣的是工分,一个劳动日才挣10个工分,只有8分钱,需要家里寄点全国粮票来贴补我的生活。”
他回忆道:在农场干活的时候,总感觉“吃不饱”。国家给的每个月定量粮票怎么省,也挨不了大半月。没办法,只有靠父母补贴。“在农场,一天到晚的伙食都是冬瓜,吃上大半个月,肚子里什么油水都没了。每个月偶尔也有吃肉的机会,这个时候农场食堂就特别热闹。我使劲拨开人群,把自己的搪瓷大碗从众多人的脑袋上递过去,才能分得‘一杯羹’。而几十斤猪肉,全农场百十号人分,怎么分也是不够吃的。”
“因为1986年政府‘大龄青年回沪’的政策,36岁未婚的我才得以回到上海。”申健笑着说。
2001年,年逾50的申健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价值达33万元的2000多枚票证。“就是要表达能够‘回来’的感恩之情。”他说。
半辈子的“票证生活”
结婚经历,使申健对票证有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也促使他走上了票证收藏与经营的职业生涯。
而对于更多的人,当年的票证,却是整个生活的“支点”。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都是凭户口、凭票证供应;没有票证,意味着无法生存。
“1932年出生的我,已经经历了39年票证生活。这可是我的半辈子啊!”家住上海市闵行区张志荣老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颇为感慨。
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老人告诉记者:“1953年,我进了县机关。1955年国家开始发行粮票,每月自己的粮食定额是28斤,小孩子7斤。如何让家里人吃的更饱,是我的‘头等大事’。”
“为了能让4个年岁差不多的小孩能公平地享有食物,我每天上班前都会把一天吃的东西用秤称好了分给他们。比如一块豆腐乳,会分成很小的四块,放在各人的小碟子里。小孩都省着吃,因为他们知道,吃完了自己的就只能眼睁睁看别人吃了。”说到这里,老人露出苦涩的笑容。
老人说,“因为全国各省市发行的地区粮票互不流通,出门要换取全国通用粮票,而全国通用粮票的发行也是受控制的;我们生活不自由,农村的人想出门就更困难了。”
“农村里的人去城里走亲访友,会用手帕包上半斤米。因为当时不管农村、城镇都非常困难,不好意思吃亲戚家的,就只好自带着口粮。”他回忆道,“遇到婚丧,也要去镇上的国营饭店。上饭店不仅要付钱,还要付粮票,少了哪样都不行。”
票证的“历史功绩”
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
方寸票证,记录了时代变迁,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见证”。
“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采取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这就是中国当代票证时代的开端。”2008年7月9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计划经济物资不足,需要用票证来控制需求。”
随着各种生活物质的不断丰富,在1993年,使用近40年的粮票“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目前学界公认的“票证时代”的终结。而在此之前的几年,布票、自行车券、缝纫机券、外汇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就已悄然“退出江湖”。
“是改革开放让人们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票证历史与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紧密相连,你可以看到由票证描绘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曲线图。”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段钢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同是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终于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