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发展常识的回归
先进生产力是牵引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引擎。然而,这一常识性真理却长期被我们忽视,许多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要求的人类文明成果,都被视为资本主义独有特性而拒之门外。
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这一发展常识的回归,都伴随着旧体制的革除和新体制的建立: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最新发展的实际,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选择突破口。
资料图片:安徽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历史首先记住了位于安徽凤阳的小岗村。30年前,这个村18户、21个终年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因渴望摆脱饥饿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按下21个鲜红手印,定下“生死文书”,冲破人民公社体制束缚,搞起“大包干”。开始,人们以为就是一个落实生产责任制的问题,但实践很快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刻革命。农民的生产经营有了自主权,人民公社制废除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又那么合乎逻辑。
一场变革图强的新的伟大革命,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而改革再也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成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
1978年,鲁冠球把村里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做了“战略调整”,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走向了全国市场。4年后,这位“能人”又悄悄搞了产权改革,以责任承包方式成为全国获得自主创业、自主经营权力的“凤毛麟角”人物之一。30年后,鲁冠球掌舵的万向集团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未来的标本式企业。
万向集团的成长就是因为“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带来的。中国改革一开始就在经济活动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至1992年,破除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兼容的教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从而打破了阻碍中国发展的体制坚冰。
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的发明。计划经济是前苏联的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在全球化环境中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绝无仅有的壮举。
中国懂得了要参加“国际大循环”。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融入全球化的方针并举,人们已经看到这个尚处于完善时期的“新发明”的旺盛生命力。从走向世界,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从立法到管理,世界通行的规则形成一个倒逼机制,有力推动国内各项改革,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资金是所有生产最原始的动力。利用国际资本发展区域经济,这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起步的通行做法。
改革开放初期,四个经济特区很快在广东和福建建立起来,使命就是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它向全世界宣布:几千年的内陆文明,终于转过来远望海洋了。国门打开了,资本就来了。
1994年以“知天命”之际出任摩托罗拉(中国)总裁的赖炳荣,作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先行代表人物,第一次通过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四大发展战略,即“投资与技术转让、管理本土化、配套产品国产化、合资企业与合作项目”,提出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的“双赢”概念,深入与中国商业进行融合,由此引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涌入中国的大潮。
有的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迁到中国,有的把中国当做生产基地,有的则是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统计显示,1978年至2007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而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民族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中国懂得了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几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世界头号人口大国发展工业文明,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是优势。亿万农民从乡间汇入城镇工业化洪流,使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工厂”。
两年多前,一个名叫萨拉·邦焦尔尼的普通美国家庭主妇做了一个“没有‘中国制造’”生活实验:全家一年不采购任何“中国制造”的商品。结果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代价越来越大。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中国懂得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科技信息革命浪潮汹涌澎湃。1978年,中国号召科技界“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开启“科学的春天”,科技越来越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一点,只从下列壮举中,就能得到印证:建成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三峡工程;修建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青藏铁路;2003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2007年发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等。
而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正在谱写着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