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我为月狂——探月英雄的喜悦与哀伤
2007-10-25 12:23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人类探月的历史上,功能各异的人造卫星、探测器等代表人类拜访月球,在探月旅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抚今追昔,那些为人类探月做出特殊贡献的宇航英雄们更让人难忘。

他们经历过登上月球的无比喜悦,也遭遇过以生命为代价的挫折,他们享受过登月的神奇和美妙,也品味过巨大光环之下的复杂生活……尽管他们的人生起起伏伏,人类探月事业也经历了兴盛、沉寂再到新高潮的变迁,但勿庸置疑的是,宇航英雄们的大智大勇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激励着人类不断进取、不断奋斗,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人类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降落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人类登月第一人。

第一个踏上月球后,阿姆斯特朗感到无比幸福,贪婪地欣赏着这块从未有过人类足迹的地外星球。他围绕着登月舱跳跃式走动,向地球上居住的人们介绍看到的月面情景,然后俯首拾起月岩和收集矿物,全球数亿电视观众一同目睹了这一盛况。

在这次登月过程中,阿姆斯特朗和另一名宇航员奥尔德林代表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个纪念牌,上写:“从地球来的人类于公元1969年7 月首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来到这里。”

谦逊、沉静、细心且略带腼腆的阿姆斯特朗从童年开始就热爱飞行,工作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当过试飞员,飞行技能超群。

登月并返回地球后,各种名誉和光环将阿姆斯特朗包围。可是,他对自己的成名并没有心理准备,渐渐无法应付和承受。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们对待他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了。

为了彻底从公众的目光中退隐,他后来退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到辛辛那提市某航空工程学院做了一名大学教师。他曾感慨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把我当一名宇航员看待?”

曾经有人建议阿姆斯特朗多出去走走,到各地散散心,可这个倔强的美国人只说了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而且,由于工作需要,他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相偕走过38年的妻子也在1994年与他离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阿姆斯特朗唏嘘不已:“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多年来,他很少在公众面前亮相,也不愿意接受采访,一直非常低调。

漫步月球感觉折磨一生:奥尔德林

紧随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奥尔德林是人类第二个登月者,也在探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给奥尔德林的评价是爽朗、精力充沛和有决心,他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及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奥尔德林的父亲就是一位敢冒险的飞行员,他受父亲职业影响,从西点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战斗机驾驶员。后来,他又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博士学位。据说,他是美国最有科学头脑的宇航员之一,所以被视为登月飞行的最佳人选。

这一评价在他后来执行飞行的表现中得到证实。1969年7月20日,奥尔德林在阿姆斯特朗之后走出登月舱时,为了防止舱门被锁住,他小心翼翼地只将舱门虚掩。这个细节足见他的细心和精明。

但是,回到地球后,他逐渐开始变得精神沮丧并且疯狂酗酒,他的妻子和他分了手。奥尔德林回忆说,当他在月亮上行走时,曾有一种“灵魂出窍”的奇异感觉,这种感觉甚至折磨了他一生。

如今,已经70多岁的奥尔德林早已成功戒酒,并幸福地再婚,他居住在洛杉矶一所豪华公寓中,除了撰写小说、在图纸上设计“未来派”太空船外,他还呼吁人类重返太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