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世界媒体评中国:十七大是观察中国好机会
2007-09-26 17:08

 

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中“挥之不去”

200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高速增长还是将稍作“喘息”的问题成了世界各大媒体对中国最关注的议题。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预计中国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10%,这是中国连续第四年经济增长率高于10%。在2006年底美联社评选出的十大经济新闻中,“中国经济虎虎生风”排在第九,与排名第十的道指攀新高成为仅有的两个亮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曾在2004年的美联社十大经济新闻中排列第五,2006年重新登榜表明中国因素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已“挥之不去”。

美国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发表评论称:“这种发展速度,使发展中的中国正朝世界上最富有经济体的国家行列(迈进)。”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在2006年最后一期发表专文称,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甚至连美国也越来越多地依靠中国。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年1月2日发表题为《中国中产阶级消费高潮正在来临》的专文称,2007年“随着中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品革命正在蓄势待发”。不过,也有完全相反的观点,英国广播公司1月1日的文章认为,中国人虽然收入多了,但仍然“捂紧钱袋子”舍不得花。文章说,“底层百姓原本收入就不高,把不多的收入全部拿去消费而维持低水平的生活了,至于孩子上学、医疗看病往往都没有着落,买新楼、驾私车、外出旅游更是一种奢望。百姓捂紧钱袋子,有钱不敢花,这就是现实。要增加整体百姓消费,唯有提高80%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而这还是要靠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解决,没有其他根治的办法”。

中国经济“热”得连国外一些专家都有些担心。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中国一方面需要创造千百万个就业机会,让民众分享经济迅速发展的好处,另一方面也须放慢脚步,以免经济过热。这就像是在缺少刹车的情况下,试图控制一辆超速行驶的车辆。

不过,也有反对中国经济“降温”的声音。日本《世界周报》称,过去,亚洲经济和日本经济的走势都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兴衰。不过,当不久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美国整体经济也出现缓慢减速的趋势时,人们担心这会给日本经济带来极大影响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主要是因为,现在左右日本经济走势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经济。因此,一旦中国为防止经济过热而放慢经济增长,日本将遭受巨大损失。

还有一些人担心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抢走他们的饭碗。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全球最大的IT业外包公司之一、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欧洲分部领导人托马斯的话说,英国IT业70%的工作将流向中国和印度。托马斯说,电子数据系统公司承担完成政府部门合同的8000名雇员中有六七成不需要在英国雇用。据称这一消息已经引起英国工会的极度关注,他们威胁将以罢工对待裁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