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新年这几天中国没出现让世界特别关注的热点,但对中国2007年的各种预测填补了这种平淡。美联社等许多媒体都预告了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七大,认为这将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次极好机会”。法国《中国风》杂志则从反腐败等社会角度出发,认为2007年是中国的“关键之年”。而经济则是世界媒体评述中
国今年走势的重中之重,这方面的话也最多。另外,“尼日利亚开通与中国航线”、“中国工行收购印尼银行”、“罗马尼亚新建中国城”这样的消息纷纷出现在这几天,静悄悄地影响各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从1月1日起放宽对外国媒体在国内采访的限制,受到普遍欢迎。对中国的担心和抱怨这两天也有,来自英国伦敦的一条消息就忧心忡忡地说,“英国70%的高科技岗位将跑到中国和印度”。
2007年的“中国预想”
韩国联合通讯社1月1日推出了以“2007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预想”为题的特别报道,称正在奔向世界强国的中国,2007年将面临着很多机会和挑战。2007年的中国重大事件不断:秋天举行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为2008年奥运会的准备工作将进入关键阶段,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8月1日还是解放军创建80周年,还有新农村建设,中国“嫦娥1号”绕月飞行等。
美国媒体对中国的社会问题也进行评论。美联社报道称,由于2007年中国要召开“中共十七大”,中国在新的一年将把社会稳定作为最优先考虑,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合众国际社的报道则说,中国以新制定50多部法律来迎接新的2007年,如省级法院宣判的死刑必须在最高法院进行再审,新的法律包含有不少对人权保护的内容。
不过,美联社称,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2007年的中国将面临继续增长的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率将达到2.5%。美国华文媒体《世界日报》则预测,“明年大陆房价料将下跌”,将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则对美中贸易关系发表专文指出,2006年对美中经贸关系而言是艰难的一年,但还不是很糟糕,而2007年将是关键的一年。由于民主党控制了国会,美中经贸关系将“危机四伏”,除非中国在人民币和知识产权问题上取得“实质进步”。
最新一期法国《中国风》网络杂志发表了题为《2007年:关键之年》的社论,认为2007年中国充满挑战,尤其是内政方面。文章认为,中国正在进行打击贪污腐败的运动,结果如何尚难预料。因此,2007年将是关键一年。另外,中国的新政将努力避免极度浪费、环境恶化以及社会动荡。为此,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将是人们观察中国的一次极好机会。
不过,印度《论坛报》的一篇文章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持欣赏态度。星岛环球网1月1日转引的这篇文章说,“在管理人口和社会这个问题上,中国要比印度和其他人口众多的国家做得好。一个遵守纪律的社会是如今中国拥有的巨大资产。批评者或许称之为专制,但是请看看如下的事实: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只需一名手挥小旗、口吹哨子的志愿者,就能将熙熙攘攘的行人和自行车管理得有条不紊……这些都不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而是经过辛苦获得的成果。对于任何具有大国地位的国家来说,这都是值得效仿的榜样”。文章称,中国成功地平衡了传统与现代。中国政府不害怕表明自己的立场,因为它知道中国人会支持它——这是任何国家所能有的最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