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同期出现的电力和能源消费弹性变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重工业占比上升、盈利分配格局变动等情况看,可以提出的一个猜测是:在同一时期中国最终需求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由于供应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在过渡期内形成了企业盈利改善、投资率上升并存的局面;需求结构的变动同时还带动经济的许多结构参数发生变化。
就需求结构的变动而言,容易观察到的证据包括住户部门在轿车、住房消费方面的加速增长,以及由此形成的对部分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很明显,钢铁、水泥、石油、煤炭、电力等行业的巨大增长同住房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最终需求增长是密切相关的。就企业的总体盈利等情况看,大体可以相信中国供应结构的调整迄今并没有结束。
从今年上半年的主要宏观数据看,在住户部门消费总量加速的同时,其在轿车和住房消费等方面的开支占比出现了进一步的上升(该项占比数据上次的显著上升发生在2003年前后),这暗示需求结构的变动仍然在继续发展。从外部需求情况看,尽管美国经济的增长率比较低,由于欧元区的复苏,中国对欧出口增长迅速,弥补了对美出口放慢的影响,这一格局可能继续维持;从OECD经济体的工业生产领先指标看,其工业增长率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结束减速过程,重新进入加速增长轨道。
从上半年的信贷增长和信贷市场利率等数据看,今年以来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比较活跃;由于股票价格的巨大上升,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这暗示企业部门的信贷和金融条件比较宽松。银行通过财务重组和上市来补充资本的改革进展迅速,暗示在资本充足情况越来越宽松的条件下,为了追求必要的盈利,银行部门继续扩张信贷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
从企业盈利能力看,今年上半年企业资本回报率和利润占产出的份额可能都处在历史最高水平附近,暗示企业可能存在进一步扩大投资的愿望和能力。从分析员对电力、煤炭等行业的估计情况看,中国瓶颈约束的缓解过程也可能在明年初基本结束。
这些数据方面的发展暗示,中国经济可能在孕育着进一步加速增长的动力;受此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土地和住房价格的巨大上涨和低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包括核心通货膨胀和PPI等在内的价格指数也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进入上升过程。换句话说,尽管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判断经济已经明显过热似乎为时尚早,但经济增长进一步上升的动力比较强,需求扩张的压力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可能逐步表现出来,并需要通过加速汇率升值进程和配合必要的信贷控制来进行管理。
很显然,经济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更是如此。就象股票市场不可能无限上涨一样,中国经济增长率也不大可能长期维持在目前的水平,这一变化的拐点在什么时候发生不得而知,并充满好奇。在未来几个季度里,经济加速的势头是否会就此停止?经济是否会出现比较意外的突然下降?从一些基本面的因素看,这些可能性似乎不大,但历史将是最后的裁判者和见证人,我们需要走着看。(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