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解读2006中国外交
[ 2007-03-05 14:59 ]

东亚共同体的建立离不开中日合作

记者:中日关系今年取得突破。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成功访华,是否表明中日之间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达成某种妥协?

吴建民:对这个问题,双方经过了磋商,达成了某种谅解。当时他们有一种说法,我们也谅解他们的处境。

记者:那您觉得这个事件的意义在哪里?

吴建民:中日关系处在僵冷的局面不好,所以要往前走,打破僵局。过去的一页翻过去了,我们开始了新的一页。中日两国是亚洲的大国,双方在经济上互补性极强,而且现在东亚正积极努力构建东亚共同体,这是一件大事情,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它的动力是什么?和平与繁荣。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欧共体建立之后,再到后来的欧盟,欧洲不可能再发生战争了。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关起门来不可能繁荣,必须参与到全球化的经济中,可是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某种地区的支撑。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样,由于国家间没有联合,被打得人仰马翻,遭受了严重损失,据说有2万亿美元灰飞烟灭。所以,东亚国家大步走向合作,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但东亚共同体的建立,离不开中日的合作。所以中日关系加强了,也是对东亚合作的一个大的促进。

记者:日本是不是也看到了这一点?

吴建民:我本人去年去了5次日本,跟日本各界都有过接触。日本当然有人对中国崛起存有戒心,想遏制这种崛起,但在跟日本各界接触了之后,感觉中日友好还是主流。周总理有两句话总结中日关系:“2000年友好,50年对抗。”友好是主流的,而且这种友好对双方带来了好处。这是第一。第二,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关系大大往前发展了,发展的结果是中日双方受益。双方受益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中日双方赞成中日友好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对日本出现的逆流,我们也要认真对待,即要加强双方之间的来往,特别像胡锦涛主席所讲的,加强青年人的来往。因为青年人对过去战争不了解,通过交往,日本人看到了中国的情况,中国也了解了日本,这样的话,我想我们中央所提出来的,中日世世代代友好的理想是有可能实现的。

“威胁论”会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

记者:今年中美启动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这一机制启动的背景是什么?您如何评价这一机制的建立?

吴建民:是美方提出来的。保尔森就任美国财政部长之后,看到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仅对美国,对双方都很重要,对世界也很重要。同时也看到,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所谓不公平贸易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等等,这些当然是一些问题,但是怎样去妥善解决?所以从美国方面来讲,为了更好地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它倡议进行战略经济对话。

这个机制是布什总统会见胡锦涛主席的时候提出来的,胡主席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所以双方的战略对话层次很高,都是作为双方元首的代表,具有很大的授权,而且背后有两国元首支持,这样的话我想是因为:第一,中美关系正在迅速发展;第二,双方都认识到,发展还有巨大潜力;第三,大家都认识到,中美关系平稳发展对双方都越来越重要,所以要建立这样的机制,来更好地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妥善解决和处理产生的分歧和摩擦。

记者:从此次战略经济对话中可以看出,美方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国内政策和国内问题。从它设定的题目来看,您认为说明什么问题?

吴建民:美方的要求可能是从美国利益出发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它的哪些要求是合理的,有些要求也是我们参与全球化的需要,有些问题如果合理,我们就需要对我们内部进行改革。这是中方改革继续深入的一个主要议题。既然同外部世界合作,就要有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当然,有些要求可能中国目前做不到,也不符合中国实际,那我们就不同意,我们跟他讲清楚道理。我觉得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度在加深,在这个过程中都有个相互适应的阶段。

记者:再谈谈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去年在东南亚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今年好像听不到了。

吴建民:我们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人类历史上从没有13亿人同时在崛起的时候,而且现在正在崛起的不仅有中国有印度,还有东盟,大家都在崛起,有非洲有拉美一些国家,加起来33亿人,这是21世纪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大趋势,我们是这个趋势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周边国家?因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搞好跟周边国家的关系,如果跟周边国家的关系不好,我们就很难发展。这是我们外交的一个重点之一。为什么过去有“中国威胁论”,而且很厉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很自然”,当你身边一个大国起来的时候,你当然有一些不安,而且有这样、那样一些看法。中国很重视加强跟他们沟通,同时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发展对他们不是一个威胁,而且是拉动它们经济增长的。

让“中国威胁论”消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中国人需要长期考虑的,我的看法是,中国威胁论会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

(编辑:王晶 来源:新民晚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