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娱乐>黎明视角
广告无间道
2010-01-04 16:57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广告无间道
 
《命运呼叫转移》徐帆大秀手机

这篇关于植入式广告的文章,摘自即将出版的拙作《好莱坞启示录:第二版》,原文约7000字,这里摘录的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也算是对该书的自我宣传。这篇文章的素材曾出现在2009年初和年底两篇《看电影》专栏文章中,略作了修改。

植入的运作

电影中植入广告,有各种情形,有些属于无心插柳。即便是有目的而为之,厂商的支付手段不限于货币,往往包括货物及服务。凡是拍摄影片所需要的,比如摄制场地、器材、灯光、道具、剧组所需要的汽车和电脑设备……所有这一切原本都需要花钱购买或租赁,现在由厂商提供,其价值是可以计算的。植入式广告很多是以物易物的交换,但同样需要谈判并签署详细的合同,以防事后纠纷。《环球好奇小猴乔治》有美国邮政、大众汽车、都乐水果等多个广告,其中都乐的代价是在一亿根香蕉上贴上该片的标签,此外,还发行了一种贴花板,供儿童收集标签之用。

并不是所有的植入式广告都经过严格的商业程序,也有一些属于“走后门”。Clos du Val是加州酒乡一个规模不大的酿酒厂,年产65000箱。它拿出其中240箱,赠送给各种影视剧组(尤其是道具师傅),零售价值约36000美元。斯皮尔伯格拍摄《幸福终点站》时,有一场戏是汤姆·汉克斯和泽塔·琼斯的晚餐,需要一瓶香槟,别看斯导掌握着亿万资产,影片预算动辄上亿,他觉得剧本中规定的那个牌子的香槟太贵,这时,道具师傅大卫·哈洛克顺势推舟,建议用剧组里现成的Clos du Val。于是,该酒便出现在影片当中。当然,没有大特写。Clos du Val用相似的方式,“挤进”了《21克》、《好汉两个半》、《黑道家族》等影视剧。它无需支付高昂的植入费,但每月给出主意并联系赠送的Aaron Gordon广告公司支付5000美元。

也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愿意玩植入。2003年,Allied Domecq拒绝了《圣诞坏公公》采用它的Stolichnaya威士忌,因为片中人物酗酒成性,并且有暴力倾向,让他喝该品牌的酒,会破坏品牌形象。另一个原因:美国烈酒协会建议,如果广告接受平台的观众有30%不到合法饮酒年龄,成员公司应限制这些平台的宣传,包括植入广告。但该片导演依然用了这个品牌的酒,只是把品牌名遮了起来,内行从瓶子形状依然能辨别。更著名的例子是奔驰不让丹尼·博伊尔把奔驰车开进孟买贫民窟,不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下了诸多大奖。

有些广告商和片商特立独行,不愿做植入式广告。苹果公司的产品经常出现于影视剧,但苹果声称他们从来不做植入式广告,好莱坞愿意免费奉送曝光机会,是因为苹果的东西一向很酷,你若想表现角色时尚,就得把苹果当道具。影视剧中,《宋飞正传》和《辛普森一家》刻意回避真实产品,以虚构代之,因为虚构可以用来恶搞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楚门的世界》的剧情需要广告,但为了保证喜剧的质量,坚持用假商品。

说实在,这个时候若采用真的品牌,商家多半会不悦。商家追求曝光,但要的是正面曝光;喜剧擅长挖苦,而商家多半没有幽默感,因为他们不会面对半真半假半夸半嗔的处理。为了掌握控制权,商家愿意花钱,奔驰公司不在乎电影中的黑帮老大驾驶奔驰车,但一旦奔驰车驶进贫民窟,商家便被惹恼了,于是该片不得不用电脑消除车身上的品牌标志。

植入的细分

植入式广告在英文中叫做product placement,其他还有几种说法,如embedded marketing和product integration。中文显然是意译,没有直愣愣翻成“产品放置”、“植入行销”、“产品结合”之类。中文的“植入式广告”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英文则分得更细。严格说,《非诚勿扰》中那个航空公司的广告属于product placement,因为片中女主角是空姐,出现飞机和航空公司的名字算是顺理成章。那个银行信用卡的广告则属于product plug,因为正常情况下那个信用卡的特写镜头是多余的,除非要强调那人的经济状况,或者他用的是伪造的卡。冯导自己也说,那个广告搁哪儿都“特别硬”,就是这个意思,换成文绉绉的词汇就是“它不是剧情的有机部分”,所以显得突兀。导演一般会比较反感这一类跳出剧情的广告。

其实,那个信用卡广告至少出现了两次,饭桌上付帐那次行话叫做product plug,后来汽车行驶在海口,路边的大广告牌显眼地再次出现该信用卡广告,行话叫做advertisement placement,即植入的不是产品实物,而是该产品的广告。这样的植入在美国影片中屡见不鲜。据调查,美国人平均每天接收到247个广告,还有一说是3000个,我怀疑数字夸大。也许,每天进入眼帘的广告非常多,但普通人有自动排除的能力,对于纷繁生活中的嘈杂信息(包括大多数你不感兴趣的广告)早已练就一副视而不见的火眼金睛。不信华谊调查一下,那个特写镜头和那个公路镜头,哪个植入广告的回忆率更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点TAG
更多新闻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