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艺术,人生很透明
从2009年底起,袁雪芬因病多次被送进中山医院抢救,医院几次发出病危通知,然而,她顽强地挺过来了。上海越剧院创作室主任黄德君说:“一旦清醒过来,袁院长从不关心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总是问道:越剧现在情况怎样?上海的文化发展怎样了?全国的文化发展有什么新动态?”听着袁雪芬有气无力却十分执著的问话,黄德君心疼不已。
新中国成立前,刘厚生曾在袁雪芬、范瑞娟领衔的雪声剧团任演出部主任,导演了由袁雪芬主演的越剧《万里长城》和《李思思》,深切感受到袁雪芬的表演真实动人、富有艺术之美。刘厚生说:“袁雪芬的一生,都在执著地追求艺术,努力使越剧走上高品位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袁雪芬更是带领上海越剧院发展越剧事业,使上海越剧院成为全国越剧发展的领头羊。”老生名家张桂凤是1942年越剧改革的第一批参与者之一,之后又参与了袁雪芬发起的越剧《山河恋》的义演,是“越剧十姐妹”中的一员。她敬佩袁雪芬的改革精神,也赞赏袁雪芬的风骨。在张桂凤看来,袁雪芬在《祥林嫂》之后,遭遇“抛粪事件”,还继续不畏恶势力,坚持上台演戏,这在当年的艺人中委实难得。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这是袁雪芬一生的座右铭。刘厚生说:“袁雪芬的一生,是透明的一生。她胸中有理想,但心中无城府,这很难能可贵。”
“吃饭勿到,送礼勿要”
从1995年起,袁雪芬出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她把“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风气带到了白玉兰的评奖过程中。在袁雪芬的带领下,白玉兰评奖过程没有黑幕、没有丑闻,始终保持着它的冰清玉洁。
对全国的演员而言,白玉兰奖诱惑很大。评上白玉兰奖,演员能升职称、得奖金,脸上也光采,因此,一些演员想方设法到评委那里走关系、通路子。白玉兰奖评委陈达明告诉记者,有一回,上海越剧院的一位同事带着家乡剧团的客人登门探望袁雪芬,希望她能关照他们的剧目和演员。临走,客人递上一条金项链,袁雪芬立即板起脸来,说:“这是对我的污辱。要评奖,那得看你的艺术!”
第十九届白玉兰戏剧奖颁奖时,总政话剧团的翟万臣凭借在话剧《日出》中出色地塑造了李石清这个角色,登上了白玉兰戏剧奖配角奖的榜首。领奖时,翟万臣很是疑惑:“我翻看了评委会的名单,没有一个评委我认识啊!”事实上,白玉兰评委也都不认识这个北方汉子。随着一个个“不认识评委”的演员评上了白玉兰奖,袁雪芬的名言——“吃饭勿到,送礼勿要”也很快传遍全国戏剧界。
白玉兰奖评委会副主任周渝生告诉记者:“袁雪芬一直对所有评委说,评奖就是要公正,否则一钱不值。”出任评委会主任之前,身为新越剧的创始者、践行者,袁雪芬经常会到后台看望各个剧团的演职人员,鼓励他们的创作。然而,白玉兰奖评委会为了避嫌,规定评委在评奖过程中不能到后台。出任白玉兰奖评委会主任后,袁雪芬率先恪守这条规则,并谢绝剧组开车接送她。好多次,演出结束后,记者亲眼看见袁雪芬一人在路边打车,萧瑟的夜风里,眼瞅着路人抢走一辆辆出租车,记者不忍心,有一次帮忙拦下出租车,袁雪芬才在一遍遍的感谢声中,坐车回家。
来源:新民晚报 实习编辑:金文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