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怀孕6个月后,再进行音乐胎教
提到胎教,人们很容易想到音乐胎教,即在孕妇孕期播放一些名曲或孩子们喜爱的乐曲,让母亲和胎儿同时欣赏。对此,有专家质疑,胎儿在子宫内是否能够听到母体外播放的音乐?这样的音乐胎教是否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20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产科医师在研究胎儿医学的基础上,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证实孕妇怀孕24周后,胎儿有听觉功能,并用实验的方法发现出生后的婴儿对在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的表现。1985年,我国专家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生殖健康大会,会上播放了一段录像,震惊了我国专家。录像显示,孕妇怀孕24周后,每周让胎儿听一两次音乐,而孕妇戴上耳塞不听,孩子出生5天后,未听音乐,一抱就哭闹不止,拒绝吃奶,但只要一播放之前听过的音乐,孩子马上高兴得手舞足蹈,吃奶也很配合。国外还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者向怀孕24周后的孕妇反复念一个故事,孩子出生后,听不到故事就不吃奶,这时,研究者给孩子一个特制的奶瓶,奶嘴和一个音响设备相连,一吸吮奶嘴,就播放那个故事,结果孩子就反复吸吮奶嘴,直到听完故事。这说明胎儿有听力,也有简单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华医学会成立了胎教科研小组,为了验证胎儿在子宫内能否听到声音,胎教科研小组邀请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做了一个“人体透声实验”,刘泽伦教授参与了该实验。
实验者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肉的周围播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从肉里接受到的音乐,高频声音损失比较多,原来比较明朗亮丽的音乐变得比较沉闷。之后,他们又找了4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这样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这两个实验结果是一致的:2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比较保真地传到孕妇腹部里面去,2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损失比较大,所以听起来高频声就发闷了。这个实验证明,音乐是能够传入孕妇体内的,胎儿对声音有反应,而且出生后的婴儿听到原先在子宫内听惯了的音乐时,会停止哭泣而入睡或进入安静状态。
刘泽伦提醒准父母:“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过早,要在六个月之后。”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与成人相当。胎儿在6个月前,听觉系统还没发育完善,此时准妈妈最好不要去噪音大的场合,避免伤害胎儿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