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贺岁档成烂片档?400亿票房背后中国电影隐患何在
2015-12-09 08:20:00
 

  原标题:400亿票房背后, 中国电影隐患何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票房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21时,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400.5亿元,年度票房首度超400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7%,其中59.2%的票房由国产影片创造。然而与这个激动人心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2月这个兵家必争的贺岁档,却是佳片难觅,烂片当道。一边是市场高温的火焰,一边是烂片泛滥的海洋,面对400亿,中国电影喜忧参半。

  《从天儿降》开创12月“烂片档”

  贺岁档已经正式开始,12月第一周上映了不少新片,但大部分都质量欠佳,烂片扎堆导致大盘依旧低迷,这一周内地影市单日票房最高也只有1.74亿而已,周票房约为6.5亿,还没有前一周高。

  如今贺岁档这个概念已经从最初的12月短短一个月延长至春节结束,越来越多的电影也开始将目光放到春节,12月初上映的影片量级也逐渐弱了下来,这种现象在今年尤为明显。12月第一个周末开画的影片中,有三部华语片格外引人注目,片名都是有谐音的四个字,分别是《怦然星动》、《不可思异》和《从天儿降》。这三部电影先后公映,开画后立刻招来无数差评,三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目前分别是5.2、4.6、3.8,尤其是《从天儿降》,引起了不少普通观众和业内人士的集体“讨伐”。

  口碑差,票房自然也不会太好。《不可思异》和《从天儿降》都选择12月4日上映,前者首周三天票房约为5300万元,后者首周收得3800余万元。

  资深媒体人、影评人杨莲洁说:“《从天儿降》、《怦然星动》、《不可思异》等几部国产片,以集体的低水准和差口碑为电影市场新开创了一个档期——‘1204烂片档’,也给中国电影400亿的华彩时刻泼了一瓢冰水:如果国产片始终只想着利用明星和噱头赚快钱,而不用心提高制作水平,随着进口片份额的逐步放开,400亿的市场最终也只会拱手让给‘好莱虎’。”

  资本疯狂涌入,谁都来拍电影导致泥沙俱下

  当前,实体经济不容乐观,更多资本开始关注软资产行业,中国电影也迎来难得的投资机遇。一个数据对比可见:去年中国电影增长率是36%,而今年仅前三季度就达50%,电影行业的高回报率益发引人关注。一位制片人打趣说:“中国电影不差钱。”但整体电影市场的火爆并不代表每一部电影均能像《港囧》、《捉妖记》、《煎饼侠》等一样获得较大收益。

  “目前众多资本对电影市场密切关注,好像不投电影就不时髦似的,再加上市场上存在放大效应,即人们往往将单部高票房电影的成绩放大而忽略其他大多数票房不佳影片的存在,但实际上能收获巨大收益的电影只是极少数。”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立强表示。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电影投资中有50%都处于亏损的范围,另外有40%能保证持平,真正能实现盈利的只有不到10%。且从去年电影市场整体情况看,全年共生产故事影片618部,但只有40部左右的影片实现亿元以上的票房。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目前电影市场受到多个行业的关注,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但由于众多资本的进入,国内电影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也愈发明显,风险也不能忽视。

  正是由于资本对中国电影的“趋之若鹜”让中国电影“不差钱”,“大家认为投电影可以赚大钱,在这种狂热投资情绪下,中国电影粗放增长,泥沙俱下。大家都想赚快钱,无怪乎电影成了快餐。”著名编剧朱秀海说。

  “赚快钱”逻辑透支未来市场潜能

  就在上个月底,阿里影业的副总徐远翔发表了著名的“观众购票心理学”。该理论认为,电影要获得主力观影人群的认同,换句话说就是想要赚到钱,需要具备三个条件:IP、明星和概念。

  然而,回看12月初这3部 “贺岁烂片”,除了没有大IP,大明星和可以炒作的概念都具备:《从天儿降》监制是郭敬明和章子怡,主演包括了陈学冬、张艺兴等人气偶像明星,炒作的概念是章子怡生子。该片宣传期恰逢章子怡被传有孕,生子的概念炒作起来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怦然星动》的主演杨幂和李易峰同样是人气偶像,电影上映前关于二者的绯闻也被翻出来热炒了一轮,最后以双方公开否认而告终;《不可思异》云集了影坛当红笑匠王宝强、小沈阳和大鹏,主打的概念是中国自己的科幻片,不过票房非但未如徐远翔所说那般“大赚”,目前来看,想要收回投资都艰难。

  那么这3部电影败北是不是因为不是IP呢?IP是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点金之笔”?实际上,今年国产电影大卖特卖的IP电影并不多。如《何以笙箫默》,电视剧版大热,电影版最终票房却不到4亿,口碑更是跌至谷底。而纵观2015年票房过10亿元的作品,《捉妖记》、《港囧》等均不是IP电影。

  IP电影热,说到底,还是电影原创能力的缺失。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迅速扩张,内容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然而,要培养出数量与市场容量相匹配的导演、编剧,至少需要给电影产业十年时间,情急之下向其他领域引进资源便成为必然。大量IP资源补给帮助电影产业扩容,打下了产业发展的基石。但市场高歌猛进时,另一种风险同时存在。大量业外资金、从业者的加入,也使这个时代的电影面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耐人寻味。

  著名电影人、前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说:“如果有钱就能做好电影,李嘉诚早就出手了,几时轮到这些土豪?”《心花路放》编剧董润年说:“创作从根本上关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钱。如果都想着赚快钱,透支的是中国电影的明天。”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