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专家:16字书法虽有“鲁迅风格”,仍存疑点
2015-12-03 08:50:00
 

专家:16字书法虽有“鲁迅风格”,仍存疑点

即将上拍的“鲁迅赠日本友人书法作品”。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李婷

  据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发布的消息,12月4日,在该公司2015秋拍“畅怀——历代书法夜场”中,将现身一件“鲁迅赠给日本友人清水安三的书法作品”。该立轴尺幅为24×20cm,上有鲁迅手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盛放立轴的小木盒的盒盖内侧有题识:“朝花夕拾,安三七十七”,又附一段小字:“此书是周树人先生之真笔也。思慕故人不尽,添四个字在此,这是鲁迅先生书名也”。

  该消息一出,引发学界的极大关注。据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透露,鲁迅的手稿,因其文章风骨及人格魅力,蕴含了重要的价值。经过几十年的征集,保存下来的鲁迅手稿绝大多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国家文化机构,散落民间的可谓凤毛麟角。鲁迅手稿真迹出现在拍场并不多见,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嘉德秋拍的一件鲁迅致陶亢德书信,200余字书信拍出655.5万元的天价,堪称近现代文人最贵的一纸手稿。此次匡时拍卖的这一件鲁迅的行书作品,虽然内容符合鲁迅的思想,文风也确是鲁迅的风格,但也有专家认为其创作背景、来源等方面存在疑点,有待更严谨的研究。

  创作年代难以断定

  萧振鸣告诉记者,他昨天在匡时秋拍的预展现场看过了这件拍品,既无上款,落款也无日期和钤印。这种情况在鲁迅所遗诗稿条幅中很少见,也使得它的创作年代很难断定。按照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书画部经理晏旭的说法,这件拍品大致创作于1927年至1931年之间。有专家认为,这种推测尚缺乏史实支撑。

  清水安三1891年出生于日本滋贺县,1917年进入中国,在北京朝阳门外创立崇贞女子学园,也在日文版《北京周报》担任过记者。约在上世纪20年代初,清水安三结识了鲁迅。清水安三晚年在《回忆鲁迅》一文里记录下了首次与鲁迅见面的情景:“严格地说,当时我不是专程去拜访鲁迅而是去拜访周作人的……这时,一个鼻子下蓄着黑胡须的中年男子从西厢房掀开门帘,探出头来说,‘如果我也可以的话,就进来吧,我们聊聊。’于是我进了房间与他进行了交谈,没想到这个人就是鲁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王锡荣告诉记者,根据现存的鲁迅日记,清水安三的名字一共出现过3次。首次是1923年1月20日:“晚爱罗先珂与二弟招饮今村、井上、清水、丸山四君及我,省三也来”。第二次是1923年8月1日:“上午往伊东寓治齿,遇清水安三君,同至加非馆小坐”。第三次是1924年5月7日:“下午清水安三君来,不值。”意思是清水安三去拜访鲁迅,但两个人没碰上。

  根据萧振鸣考证,清水安三的确与鲁迅相识,但相互间的交往主要在1927年以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指出,鲁迅日记中出现过两位姓清水的,一位是上世纪20年代跟鲁迅有过交往的教育家清水安三,另一位是上世纪30年代跟鲁迅交往过的地质学家清水三郎,不能混为一谈以证明鲁迅与清水安三交往密切。

  拍品来源模糊不清

  学界专家认为,这件拍品存在的另一个疑点是来源。“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手的资料证明鲁迅曾赠给日本友人清水安三这样一幅书法立轴。”萧振鸣指出,晚年,清水安三写了《值得爱戴的大家:鲁迅》(1967年)、《回忆鲁迅》(1968年)、《怀念鲁迅》(1976年)等文追忆鲁迅,但这些文章中都没有提到过鲁迅曾赠他这件行书立轴。

  萧振鸣告诉记者,199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出版的《鲁迅研究月刊》上曾登载了一篇研究文章,文内提到鲁迅曾将十六字佛偈寄给清水安三,但那是写在一张明信片上的。发现这张明信片的是中国文学研究者饭田吉郎。据饭田吉郎回忆,他是在搜集、整理资料时“无意中”看到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教,立地杀人”写在明信片上,寄出人署名是鲁迅,收信人是“上海徐家汇 清水安三先生”。并说“是用漂亮的毛笔字写的,无日期,邮戳也模糊不清。”在明信片的正面还有手书“应需回信”四字。

  萧振鸣透露,对于饭田吉郎的文章,也曾有专家提出质疑,认为他没有提供照片,无法判断这是否是一张明信片,可能由于翻译的关系弄错了。萧振鸣认为,即便如此,也无法考证饭田吉郎发现的鲁迅手迹是这次上拍的拍品。因为,饭田吉郎所述鲁迅手迹上的佛偈后一句“放下佛教,立地杀人”,与这次上拍的挂轴上的“放下佛经,立地杀人”有出入。在立轴里,“佛教”被改成了“佛经”二字。

  就该拍品的来源,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表示怕给藏家带来麻烦,不方便透露。该公司同时表示,此前对拍品做过鉴定,对其有信心。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文汇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