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视角
可以从包容、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京味文化”,如果只是说说相声、弹弹小曲,一味沉浸在过去中,那显然有失偏颇。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北京已成全国的领头羊,作为文化古都,这里聚集了全国最多、最好的书店,以及最优质的出版资源,如今京城每周都有数场文化讲座,24小时书店更是引发轰动效应,可喧闹之后,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冷静盘点,就会发现:“大而全”已有,个性却不足。
北京是全国首都,做到“大而全”并不难,可这个“大而全”是资源分配带来的优势,让人眼热,却不能让人心服。
从历史上看,北京一直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京味文化不仅孕育出曹雪芹、老舍等优秀作家,且培植了相声、曲艺、杂技等充满活力的民间艺术。绝妙的是,它还能将各地文化融会其中,使之更上层楼:徽班进京遂有京剧;民国时的“京派”,几乎都是外地作家;1949年后,邓友梅、刘心武等“京味作家”,其实本是外地人……
京味文化以包容、博大、丰富而闻名于世,但涵养这份文化,却离不开具体场域。如果没有当年的老戏园子、老相声园子,没有遍地书茶馆,没有老天桥,没有一年200多场庙会,这个文化很难延续下来。
遗憾的是,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区的老北京们迁走了,大批忠诚的听众也就流失了,演员只好迎合新迁来的听众,则原有的风格、特色等,难免受损失。
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把这话发挥一下,即越是个性的,就越是共性的。外地人来北京听相声,听的就是京味,如果只是各地风格的综合与妥协,谁的影子都有点,却又谁都够不上,他们怎么可能满意?
我们不能一说文化建设,就是修大楼、建剧场,在今天,一提北京文化,依然是中幡、兔爷、景泰蓝制作、鼓曲等前人玩剩下的东西,几无当代的影子,而只是怀旧与挽留,那么,北京文化早晚会因无法适应时代而被淘汰。
冯骥才在《神鞭》中说:辫割了,神留着,换个样,还是绝活。既然当年能靠辫子打遍天下,则今天靠枪法照样能独步江湖,这才是真正的继承。
当然,大量重建老戏园、老相声园子、老茶馆已不现实,但可以大力推广“京味书屋”,让咱北京的书店不仅会卖书卖咖啡,还是北京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是北京的一道风景。
24小时书店人人都可抄袭,讲座、活动之类也是到处都能办,可除了在北京,哪里也办不出地道的“京味书屋”,这才是北京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就算办“京味书屋”,也不必狭隘,可以从包容、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京味文化”,如果只是说说相声、弹弹小曲,一味沉浸在过去中,那显然有失偏颇。
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