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互联网带来"新学习时代" 谁在重塑"教与学"的关系
2015-11-26 07:13:00
 

  原标题:谁在重塑“教与学”的关系?

  相比重新走进象牙塔读研究生“回炉”深造,名校毕业的何鑫最近选择通过一些新兴的在线教育平台充电,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

  为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北航软件学院院长孙伟把大量名企专家请进课堂,改造以高校教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授课体系;

  毕业于软件、计算机、新闻、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英语、数学专业,可是找工作时,面对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交互设计这一个个岗位,却发现学习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在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教与学”关系面临挑战,以高校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分配与人才培养格局正逐渐变化,“新学习时代”已悄然而至。

  “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

  工作日晚上8时,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的何鑫,放弃了追看刚刚更新的一集韩剧,而是按照约定的时间进入了一个名叫“插坐学院”的课堂。

  课堂的主题是微信公众号营销,上课地点就是在她手机上一个500人左右的聊天群里,授课的老师却是比何鑫还要小1岁的一位“88后”。

  按照群里提供的链接点击进去,这个运营多个知名社交账号的“88后”男生正在进行语音“授课”。半小时后,课程完毕,大家在聊天群里纷纷提问:“做出了一套漫画人物,怎么去营销?”“企业品牌的自媒体如何吸粉?”“跨境电商物流平台的公众号如何运营呢?”

  为何鑫提供这堂课的插坐学院,是一个面向全国数百万企业新媒体负责人的线上线下教育平台。

  除了插坐学院,馒头商学院、芥末堆、宅客学院等一批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纷纷兴起。在这些平台上,有小米售后总监、自媒体大号运营者、话题营销达人……无论年龄、学历,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成就,就有可能成为老师。如同高校中总有些名师选修课爆满一样,在这些大多融入社交因素的平台上,讲课有“干货”的老师,往往也会有大量粉丝。“这是一个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的年代。”馒头商学院创始人王欣说。

  “老师”把“师傅”请进门

  学的是软件工程,应聘进入互联网公司后,才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和真正的“码农”所需要的相差甚远,需要补的实践课还有很多很多。学的是传播学,进入企业公关部门后,碰上一起企业危机事件,怎么应对还得全看资深同事怎么做。多读了三年硕士研究生,工作后却发现,如果把这三年用来增长工作经验,自己的职业发展或许会更有前途?多年来,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成了毕业生、企业、教育从业者们共同的心结。

  如果说校园体制内的讲师、教授们是为学生传道授业的“老师”,有深厚从业经验的业界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则成了将不少人领进职业大门的“师傅”。

  如今,“师傅”们除了通过馒头商学院、插坐学院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崭露头角,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递给从业者,身处高校围墙内的“老师”也开始张开怀抱将“师傅”请进门。

  2014年年初,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专门培养数据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这个由北航与慧科教育合作开设的硕士专业后,学生们除了师从北航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名校的老师外,更多的是要接受来自百度、微软、腾讯、阿里等名企的资深数据专家授课、案例指导,甚至手把手的实战演练。

  “对软件行业这样的应用学科来说,学生们对基础性学科进行学习固然重要,但业界的前沿技术经验更加宝贵。”北航软件学院院长孙伟说。他把大量企业人士请进课堂,目前北航软件学院多个学科的教学中,校外“师傅”授课甚至已经超过校内“老师”的比例,这在现有高校教学体制中并不常见。

  突破现有体制的尝试也收获了甜蜜果实。2015年,北航软件学院毕业的将近3000名研究生,毕业时获得的月薪起薪就达到15000元,远远超过同类院校。

  除了北航软件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贵州大学软件学院等多个应用型学科的名校专业,都开始在互联网浪潮下,将围墙打开,把业界“师傅”请进门。

  学习永生,教育已死?

  让何鑫甘愿每天晚上牺牲休闲时间去上课的授课老师,年龄往往不比何鑫大。只不过,这些年纪轻轻的“老师”,要么已经成功运营了多个粉丝数过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微信和微博“大号”,要么已经在企业中独挑大梁、策划过重要活动、承担过关键项目。“这年代,粉丝就是生产力。”在何鑫看来,这样的“教学”关系再正常不过。

  而另一边,高校创业者休学创业的例子近年来也逐渐增多。相比在学校里坐而论道,社会与商场上的“实战”似乎更能令他们受益。

  “学习永生,教育已死”——馒头商学院创始人王欣提出了这样一个论调。在不少传统教育界人士看来,“教育已死”虽然未免过于偏激,但传统教育正面临来自互联网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猛烈挑战不容置疑。

  “如果用‘大学1.0’‘大学2.0’‘大学3.0’来代表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的大学还只停留在‘2.5’的版本。”在慧科教育日前举行的“互联网+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上,重庆大学副校长李茂国说。他提出,如今的中国大学大多有很完善的教学体系、科研体系,却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高校若要完成向“3.0”的转变,需要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完善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企业、产业输送更多创新人才。(记者 孙奇茹)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