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魏艳)2015中国国际卫星应用展览暨高峰论坛正在北京举行,我国卫星产业领域“天”、“地”发展不平衡,即研发制造水平和应用服务水平明显失调的短板被众多与会专家提及,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战略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北斗导航卫星、高分遥感卫星等一批国产卫星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我国卫星总体设计师周志成表示,在我国未来的卫星设计和制造中,将会全面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这将给国内卫星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尽管如此,与会专家也纷纷在发言中提出,我国卫星产业领域“天”和“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是很突出的”。
“目前,我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有170多颗,是名副其实的卫星大国,但在卫星应用方面还不是强国,存在着‘天’长‘地’短,即研发制造水平较强、地面应用水平较弱的明显短板。”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庆国表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要推动卫星产业由研发制造型向应用服务型转变,在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轨运行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具有更高的定位、授时精度,北斗应用已完成初期市场培育,从行业典型应用进军大众应用市场,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局面。“2018年底前,我们将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基准站网络,并全面开展新一代北斗/GNSS基础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实现大众市场千万量级应用推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