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康熙年间铁钟被弃机修院内 钟钮上蒲牢造型奇特
2015-11-11 16:13:00
 

吴晓平先生在辑录铁钟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对当地地名变迁的研究有帮助

铁钟上有“康熙三年”的字样

蒲牢上的面孔造型,看上去很有趣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清康熙年间的铁钟,竟被遗弃在机修大院内。近日有文物爱好者在门头沟军饷村看到了这一幕。

  《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这口有351年历史的铁钟,被当做废铁放在村子里,长年遭受着风雨侵蚀。

  文物部门表示,如果保护状况不佳,文物部门愿督促当地村委会并予以指导。而就大钟的归宿,最好是能在村里保护,毕竟它是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见证。

  记者探访 351岁大钟 放在澡堂墙角

  军饷村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早年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文物爱好者吴晓平经常下基层走访,曾听闻村内尚存一口古钟,但从未谋面。

  近日,身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的吴晓平,从市区驾车近百公里,再次来到军饷村,试图寻找传说中的那口古钟。

  吴先生告诉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他先找到村委会,发现无人知晓这口钟的存在,更说不出钟的具体位置。但他没放弃,通过走访村里的老人、四处寻找线索,终于在村里的机修大院,见到了这口大铁钟。但古钟的境况,让他欣喜却又担心。

  在吴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军饷村。村里有一处满地泥泞的机修大院,停放各类新老车辆,在院内一座澡堂的墙角,记者看到了这口铸铁大钟。

  铁钟放在地上,外表呈深棕色,颜色发污、毫无光泽,但周身文字清晰,记述了铸钟信息及捐资人姓名。

  文字显示其铸造于康熙三年(1664年),距今已有351年历史。经测量,钟高1.5米、中段直径0.73米,钟壁上部厚40毫米左右、下部厚70毫米,大钟重达一千余斤,看上去敦厚硬朗。

  有趣的是,钟钮上的蒲牢(神话传说为龙九子之一)造型奇特,中部为龙身,上有龙鳞。两端是人面造型。其双目圆睁、眉骨、颧骨突出,与现代的机器人有些神似。

  村民讲述 学大寨时用来报时

  正在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拍照时,走过来一位当地村民——64岁的杨义泉,他正是负责看护这座大院的。他告诉记者,这口大钟本悬挂在村里的一座庵庙内(也有说法是娘娘庙)。学大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大钟被人运了出来,架在了两根电线杆之间,成了村民上下工的报时钟。

  杨义泉说,这么多年来,文物部门、文物爱好者,几乎没人注意过大钟的存在,但好在放在场院内,由他负责看护。

  杨义泉所说的庵庙,距离大钟现在的位置大约500米远,但其房舍并不像存放大钟的建筑,而村民所说的娘娘庙也已经被拆除。

  还有多位当地村民证实,军饷村附近过去有三口大钟,有两口已经被毁坏,只剩下场院里这个。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名志》关于军饷村的记载当中,也有提及康熙年间铸造的铁钟,但并无过多描述。

  专家说法 文字信息珍贵 古钟全市不到200口

  吴晓平介绍说,此钟为民间铸造,虽然比较粗糙,但仍有其特点:一是钟钮的蒲牢造型特点突出;二是钟壁上的文字记述了本村和周边村庄寺院的名称和主持姓名;三是记述了军饷乡和军饷村在康熙年间的叫法——桑峪乡和台上村,为研究地名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但吴晓平发现,此大钟并非官方登记的文物,而且就放置在户外,很难保证不被机动车碰撞,村委会人员对此钟并不知情,所以难以谈到保护。

  他还指出,大钟所在位置,正是澡堂的墙角处,好似一座防撞墩,保护着建筑不被进出车辆误撞。他呼吁有关部门尽早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昨天下午,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致电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副馆长刘克全介绍说,过去大部分的庙观都有钟,因此钟的存在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但受到战乱等影响,不是所有的古钟都能遗存至今。因此,保护好现有的古钟文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刘克全指出,保护古钟文物,最好能提供一个室内场所,防止风吹雨淋,酸雨对铁钟会造成腐蚀,不利于延长文物的寿命。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业务部的罗飞估算,高度超过1米的古钟,全北京市应该不到200口,而且大钟铸造时留下的文字信息非常丰富和珍贵。而就军饷村的大钟,他们10多年前去调研过,当时就是露天放置。

  部门回应 最好在原址加以保护

  随后,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致电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一位杜姓男工作人员介绍说,古钟在门头沟区并不少见,因为当地寺庙较多,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寺庙荒废,一些古钟成了学校的上课钟,从而遗存了下来,但军饷村的古钟,他并未见到过。

  杜先生说,保护好古钟,很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保护状况不佳,文物部门愿督促当地村委会并予以指导。而就大钟的归宿,最好是能在村里保护,毕竟它是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见证。

  文并摄/记者崔毅飞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