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2020年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
2015-11-06 00:55:00
 

  原标题:2020年建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

  国务院5日对外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三步走战略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

  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

  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

  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五项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

  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

  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五项改革任务

  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

  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

  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观察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还缺什么

  过去20年间,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稳步迈进,一批大学开始跻身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然而,面对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欧美名校,中国高校还有一定差距。

  理想现实有差距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说,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在北大也有所显现,少数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媚俗畏权;一些人迷失了方向,独立和开拓精神不振,丢掉了优良的学术传统。林建华说,与此同时,北大学科的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差距,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突出作用的学者还不多;基础学科尽管整体实力较强,但某些学科优势正在丧失;在研究方面,原创性的重大理论及科技成果和能够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较少。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也感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加强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不足;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和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三是社会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够有力。

  教学改革徘徊不前

  教学改革徘徊不前,新老人事体系之间矛盾初显;资源的综合配置机制不顺、效率较低,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学校管理体制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待进一步合理划分;现行的人事、财务等方面的制度受了过多的约束,束缚了学校应对人才竞争的能力,制约了学科之间的合作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限制了研究机构的活力……这些问题,几乎是中国高校发展共同的难题。

  据新华社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