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铁笼子”关住权力 用“电子眼”盯住权力
——廉洁广州“智能监督”品牌
文/广州日报记者廖靖文、徐静 通讯员穗纪宣
权力容易任性,用制度的“铁笼子”紧紧管住权力,用科技的“电子眼”紧紧盯住权力,广州市努力打造廉洁广州智能监督品牌。2012年以来,广州市纪委按照“权力制度严密化、权力运行电子化、权力监督智能化”的工作思路,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智能监察室,构建了全市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智能化系统,研发运行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电子监察系统、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等智能监督平台,着力用制度的理性和科技的刚性管住权力的任性,开启了以“制度+科技”智能监督预防腐败的新模式。
“晒出”权力清单
让权力阳光运行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3年以来,广州先后制定了《广州市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总体方案》和权力清理、权力公开、权力监督3个配套工作方案,以及两个进一步深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形成了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1+3+2”的工作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并晒出行政权力清单、实现权力运行结果在线查询,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的公开运行。
广州市在重点清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行政权力事项的基础上,及时把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清理范围,进一步丰富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内容,并延伸到区级和各下属单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广州市开设了“广州市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专栏,作为全市统一的行政权力公开平台;建立了网上权力运行管理平台,对市、区两级行政职权事项的新增、变更、删除、合并、取消等信息进行动态、规范化管理,集中在市、区的网办大厅公开;开通了行政权力清单微信查询。
2013年,广州市成为全国首个“晒出”行政权力清单的城市。
编织制度笼子
让权力规范运行
坚持用制度的理性约束权力的任性,为关住权力营造良好制度环境。近年来,广州市纪委注重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推进制度建设。2012年3月,市纪委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全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部门梳理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及权力公开运行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市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全市各单位新建、修改反腐败规章制度4000多项,初步形成了上下衔接、实体和程序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框架。
2014年12月,广州制定实施《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对权力不作为、乱作为统一明确了问责范围、问责情形和问责方式。
2013年12月,广州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出国(境)管理的意见》。2015年5月,广州市制定下发了《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
注重科技支撑
让权力刚性运行
按照“制度+科技”的思路,广州市通过信息科技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程序固化、运行刚性、全程留痕、结果可溯的优势,实现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各项权力的网上运行,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针对行政执法工作自由裁量标准细化难、裁量异常发现难、执法过程监督难和违规裁量追究难等“四大”难题,广州市纪委重点研发了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实现行政执法电子留痕,最大限度压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空间。
针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现象,2014年,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建设了“三公”电子监察系统,对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和因公出国(境)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纠错。
广州市纪委抓住 “三重一大”决策这个牛鼻子,把32个市管国企“三重一大”决策纳入电子监察范围。试点情况表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决策过程的全程留痕和同步监督。
针对村干部违法违纪易发多发的问题,广州市纪委建立了农村廉情预警防控系统,将全市1144个行政村的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情况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交易情况全部纳入监管;同时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和信息化监管平台。
针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中腐败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广州探索建立了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廉情预警系统,通过把散落在各部门、各环节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关键监管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计算项目廉情指数,评定项目廉情等级,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廉洁情况及时予以预测警示。
据介绍,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上线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共监察案件385841宗。行政执法电子监察异常率从2012年9月的21.59%下降到今年6月底的0.017%。全市公务用车月均单车行驶里程减少1200公里,每年节约燃油超1亿元。67个市直单位的“三公”支出节约45%。
截至2015年6月,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发生交易21654宗,交易总额332亿元,在2014年广州市村“两委”换届中,有关贿选等信访较往年下降69.2%,以往在换届选举期间常见的吃请、送礼、送钱等现象得到了较好的遏制,这为廉洁广州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