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广州大典》重铸广州文化地位
2015-10-17 05:38:00
 

  原标题:《广州大典》重铸广州文化地位

  《广州大典》4月底全部出版 后续推广利用编纂等工作正在开展

  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学术交流会上,来自历史、文博、图书、宗教、艺术等领域的几十位学者聚集一堂,从各自的角度对《广州大典》给予高度评价,并就研究推广利用等积极建言献策。这一520册的皇皇巨篇,不仅抢救和保护了广州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了广府2200年的深厚文化,还重铸了广州文化重镇地位,为现今广州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广州日报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府信

  历经10年艰苦磨砺,今年4月,《广州大典》终于全部出版。该书系统地收录了1911年以前有关广州的著作、广州人的著作和广州版丛书4000余种,编成520余册。共收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1558种底本,中山大学图书馆246种底本。其余包括内地54家图书馆、港澳地区3家图书馆,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8家图书馆及私人藏书家所珍藏底本。

  葛洪医书收录其中

  广东省方志馆馆长林子雄首先详细介绍了《广州大典》的特点、价值和意义,可谓是“汇寰宇玉简,展广府文华”。

  《广州大典》搜罗广泛、规模宏大。据悉,《广州大典》收录广州古代地方文献4064种,编成520册。《广州大典》与《四库全书》等全国性大型丛书相比,规模相近;与地区性丛书相比,规模远超数倍。

  林子雄特别提到,在《广州大典》子部医学类中就收录了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受到该书的启发,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提炼出了青蒿素。林子雄说:“尽管《广州大典》主要收录广州人的著作,葛洪不是广州人,但在广州待的时间很长,后来才到了罗浮山,所以他的著作也被收录其中。”

  留住广州的根和魂

  广州市政府参事李明华则表示,广州学者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有一个关于广州地方文献的大全,上世纪90年代出版了《岭南文库》,但不系统,不是成体系分类编纂的;2002 年,省立中山图书馆编纂出版了《新广雅丛书》,但规模不够大。现在《广州大典》是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地搜集资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李明华说:“《广州大典》为何在这个时代能够产生?盛事修典,我们正碰上了中国的盛世,也是广州的盛世,才成就了《广州大典》。”

  他还认为,《广州大典》重铸了广州文化重镇地位,留住了广州文化的根和魂。李明华说:“有人说广州没有文化。我们什么都不用说,把520册的《广州大典》摆在面前已经说明问题了。”

  李明华认为,《广州大典》是能够代表广州文化的名片。

  广州日报社研究室主任文远竹则从对于广州文化认同方面谈了《广州大典》的价值。文远竹认为,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否则便是“空中楼阁”或“空谷幽兰”。《广州大典》蕴涵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元素,符合地方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为广州文化认同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专家声音】

  《广州大典》的出版是广州城市文化发展历史中的大事,对推动广州乃至全国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广州一步一步,务实地推动《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以及研究提升,切实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广州大典》的出版,是将广东人在文化方面的思想成果变成真正的天下公器。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能推出《广州大典》这样的成果,证明了广州不单注重经济发展,也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暨南大学马明达教授

  编纂《广州大典》使一些珍贵的古文献得以入库封存,可以让广州地方文献的安全得到更好保护。建议抓紧推动《广州大典》的续编和学术研究工作,促使《广州大典》更好地利用及成果转化。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

  《广州大典》的编辑出版是广州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宏伟的文化工程。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做好第二期工程,并开展提要研究工作。也希望以《广州大典》为依托,开展古文献的研究利用工作,为广州文化事业凝聚、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原主任李哲夫

  《广州大典》

  准备二期项目

  市社科联负责人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学术交流会上透露,今年4月30日,《广州大典》520册全部出版并召开出版座谈会,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大典的推广、利用、编纂等各项工作正在开展。

  据介绍,《广州大典》出版后,研究中心举办了各类主题展览和研讨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广州大典》,向四海来宾呈献这一浩瀚巨著的出版成果,彰显广州文化底蕴。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积极做好课题和编纂调研工作,以《广州大典》为龙头,鼓励文史哲科研工作者积极充分利用大典丰富的文献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发掘大典历史文化价值。

  据悉,该研究中心正推进《广州大典》总目、索引编撰出版及曲类文献编纂。而由中山大学图书馆牵头,推进《民国时期广东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出版可行性报告》课题的研究工作,将为《广州大典》二期项目的开展提供充分、科学的基础支撑。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