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科技界大咖共议“诺奖”启示:联合攻关并不过时
2015-10-09 10:14:00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魏艳)诺贝尔奖给中国科研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在昨天进行的“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上,包括屠呦呦本人在内的众多科技界大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几天里,屠呦呦说自己一直在不停地接受采访、参加各种祝贺及慰问活动。每次发言她都要强调“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说明中国科学家被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可”。在屠呦呦看来,青蒿素的发现,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

  据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介绍,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是出自于“523”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团队成员包括中国的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的500余名科研人员。

  正是在这500余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523” 疟疾防治科研项目不仅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还取得了具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共计89项,其中包括目前常用的数十种驱蚊药物和方法等。

  “当年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保证这项工作成功的有力保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在科研领域永远都不过时。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也对上述说法表示认同。在施一公看来,科技联合攻关的模式过去适合,现在也适合。

  “当前我们科技界的评价标准常常出现的问题是一刀切,用一种评价标准衡量不同的领域和学科,甚至医生晋级都需要没完没了的发文章。”施一公对这种做法表达了不认同,“SCI影响因子、引用率、论文数……这种科技体制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对国家是不利的。”

  施一公认为,中国需要多种科技评价的标准并存,而对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学科,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标准并存,科研联合攻关应该是中国的体制优势。

  “就像当年大庆第一口井打出来以后,我们就不愁有第二口、第三口……”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认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像是为中国科研打开了获奖的“闸门”。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巴德年也强调了新的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不要让年轻人在招标、投标、评职称中困惑,而是给予年轻人更好的的支持,让他们快速成长。”

  在贺福初看来,中国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格局有必要重新思索,“要不拘一格的选择方向、选择课题、资助人才,关键在于它的独到和精到,而不在于发了多少文章、得了多少荣誉。”

  后诺奖时代,中国的科研体制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作为生物科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施一公强调,变革之路还很长,科学家还得要坐得住冷板凳,要克服浮躁、要沉下心来做研究,这是做科研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