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河南上蔡筹拍李斯少年史 家乡学者为其正名(图)
2015-09-29 13:41:00
 

河南上蔡筹拍李斯少年史家乡学者为其正名(图)

蔡国故城西南部的李斯故里李斯楼村卫然摄

李斯墓前的《谏逐客书》石碑卫然摄

  中新网驻马店9月29日电 (记者 董飞)“在历史长河中李斯是被贬低的,是被边缘化了……”“李斯文化的价值不应被遮掩、遗忘。”28日、29日,“秦相”李斯故里河南上蔡县文化旅游界为筹拍电影《少年李斯》举办研讨会,当地多位文化学者针锋相对,对李斯的历史概论各抒己见。

  李斯为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今上蔡县城西南李斯楼村仍遗存有李斯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

  记者近两日探访上蔡李斯墓发现,其墓地破败不堪,在田野中格显落魄。上蔡县委宣传部透露,正在筹建李斯园,开发李斯文化。

  《史记·李斯列传》及历史流传说法普遍认为: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在“李斯研讨会”上,李斯是否“伪造遗诏”成为争议点。长期研究古蔡国文化的上蔡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聂臣对此给予了否认。他引用最新面世的史料“北大简”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聂臣引述相关观点说,9月23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收录的竹书《赵正书》中称秦始皇为“秦王赵正”、秦二世为“秦王胡亥”,说明作者不奉秦朝为正统,有可能是六国贵族之后裔所作。

  聂臣还引述《光明日报》25日刊发的《“北大简”再推10种古书》报道分析,“书中在一些重大史事的记载上与《史记》差异很大。例如,《赵正书》说秦二世胡亥之继位是由秦始皇死前认可,而非李斯、赵高等人密谋篡改遗诏;赵高是被秦将章邯而非子婴所杀。这些都未见于传世文献,可见关于秦末历史,汉初已有多种不同的记述流传。”

  流传至今的《谏逐客书》彰显了李斯的政治远大抱负,当时被秦始皇采纳并容天下客卿。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李斯不仅仅是秦代政治家。“他还参与制定了秦代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长期关注李斯文化研究的驻马店市政协原副主席徐群才认为,《史记·李斯列传》中的李斯并未完全记录其完整的一生,因为《史记》只是一部接近历史的文学作品,仅是一家观点。“《史记》虽为史学巨著,但作者在著书时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文学倾向性。”

  千百年来,李斯在历史中争议不一。其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期的混战,但李斯也因主张“焚烧诗书”等背负骂名。上蔡文史学者、上蔡文化研究会顾问刘孔名对此有着独家见解,“李斯之所以至今仍被后人褒贬不一,甚至备受非议,是因为他在秦时多主张的是‘法学’治国,而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尊崇的是儒学文化。况且,历代文人很漠视李斯。”

  目前,上蔡宣传、文化等多部门正在为影视公司拍摄《少年李斯》做筹备工作。上蔡县政协主席臧海声说,电影用纪实的手法、翔实的资料,展现李斯的少年经历,对于传承李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