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关爱失独者要“润物无声”
2015-09-17 05:36:00
 

  原标题:关爱失独者要“润物无声”

  广州市江海大道,失独老人曼姨目前正在申请入住公办养老院。广州日报记者莫伟浓 摄

  专家关注养老院“失独专区”开放月余无人住

  尝试在老人院设立“失独老人专区”,原本是为了解决城市里日益凸显的“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可孰料此举却遇冷,这家开放一个多月的名为“爱心家园”的“失独专区”至今无人入住。这一现象让一番好意的养老院颇感尴尬,更在社会上引出一个话题——关爱固然重要,但如何关爱更值得我们思考。

  文/广州日报记者申卉、刘旦、谭秋明

  对老人院设“失独专区”持保留态度,只要有选择希望和其他家庭的老人一起生活,和大家一样在生活中忘掉过去的痛苦。

  ——受访的部分失独老人

  失独者:拒绝“标签化”关爱

  今年58岁的曼姨和68岁的老伴租住在广州市海珠区的“城中村”。2011年,他们不幸痛失独子。为了离开伤心地,他们选择搬到城中村居住。“这里没有人认识我,没人知道那件事(失独),租金又便宜”,曼姨说。曼姨穿着入时,面容也较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因为腿脚不便,她正迫切地物色养老院。

  曼姨态度坚决地表示,有绿色通道入住养老院当然好,但不想住“失独专区”,这样别人会戴着有色眼镜看我。刚从悲伤中走出来的曼姨渴望关爱,但毫不含糊地拒绝这种“标签化”的关爱。她说,“失独”一事,夫妇俩极少向外人透露,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伤心往事。“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入住普通区而非‘失独专区’”,曼姨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相当部分的“失独”家庭的老人都对老人院设立“失独专区”持保留态度,认为只要有选择希望和其他家庭的老人一起生活,和大家一样在生活中忘掉过去的痛苦。

  专家:政策制定应更有温度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涂成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社会都应重视、关爱失独群体。由于曾经的心灵伤害,在给予关爱时,应该考虑到对方的真切感受,因人而异地去帮助他们,“润物细无声”地关爱他们。

  涂成林进一步解释说,遭遇丧子之痛的“失独”老人,随着时光的流逝心中的伤痛会逐渐淡化,他们愿意和其他老人一起,把过去不幸彻底忘记,度过自己幸福的晚年。政策制定者应该从“失独”真切感受和需求出发,让关爱更有温度,更加入心,而并非仅仅从主观出发,最终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一位长期从事“失独”老人工作的社工说,“失独”老人是一个比较敏感、脆弱的群体,他们聚在一起,难免让悲苦情绪蔓延。她认为,给“失独”老人一些特别的关爱,开通“绿色通道”让他们优先入住养老院,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受助者的感受和自尊不可忽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