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新媒体时代,电视能否突出重围?
2015-08-28 09:51:00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邀请周杰伦当导师,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近两年,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崛起,民营资本大举进入电视节目制作,与电视台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抢购热门电视剧、争夺各种资源、高薪挖走人才……在这种大兵压境的态势下,电视会被干掉吗?是否能够突出重围?

  这个问题,也许在人民网联合浙江卫视共同发起的“文创改革文化名人浙江行”活动中,可以获得一些思考。

  “央媒走基层文创改革浙江行”活动邀请中央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网络名人走进浙江杭州、嘉兴等地,对浙江省文化创意行业、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实地调研。在活动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士围绕电视节目创新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台网新媒体融合的“新常态”。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无孔不入,让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大量流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周冬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最激烈的争夺体现在对年轻受众的影响力上。

  而浙江卫视几档深受欢迎的节目,如《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上策划产生的。“我们一开始就是奔着要把年轻观众从电脑屏幕前拉回来的目标去的,也就是说,在传统电视思维的基础上加上了互联网思维。”周冬梅说,从明星筛选、主题策划,到情节展开、悬念设置,甚至宣传推广的着力点,都充分考虑了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5后”“90后”甚至“00后”的接受心理。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张颐武也认为,电视今后要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抓住年轻群体和三四线城市新增中产群体的兴趣点。

  立足年轻群体,电视台就需要不断推出新的现象级节目。张颐武说,因为节目都有半衰期,必须不断创新。而现在,只有现象级节目才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改变。

  毋庸置疑,现象级节目带来的是高收视、高收益。但如何让节目既有收视率,又有情怀,还有社会责任,则需要电视人进一步的探索。因为,无论什么媒体,最终拼的是价值观。

  对此,浙江卫视总监王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每一部美国大片都在传播美国人的价值观。那么,中国的电视为什么不能彰显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呢?王俊表示,电视不能成为纯粹的唯收视率生存的动物,要有使命感,做中国的电视大片,呈现中国的人文情怀。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