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保卫黄河》奏响民族危亡时最强音
2015-08-07 05:32:00
 

  原标题:《保卫黄河》奏响民族危亡时最强音

  嘹亮

  的抗战歌声

  据新华社电“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70多年前,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自此,无数志士仁人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

  延安桥儿沟,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旧居周边寂静无言,《保卫黄河》的曲目就诞生于此。

  1938年末,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第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东渡黄河时,他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进行生死搏斗的情景,开始酝酿创作。后来他因坠马受伤,再次渡过黄河来到延安疗伤。

  1939年春天到达延安后,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长诗。因为手臂受伤,他在五天时间里口述了长达400多行的长诗,让演剧三队的胡志涛笔录。作品完成后,光未然把已到延安鲁艺任职的冼星海与演剧三队的同志们请到他居住的窑洞里。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一盏极其昏暗的油灯旁,年轻的诗人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八个部分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光未然的深情感染着窑洞里的每一个人,诵读结束时,凝神片刻之后的冼星海突然站起,将歌词一把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

  “冼星海用了六天时间完成后,立即着手《黄河大合唱》的谱曲。”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妮讲述说。六个昼夜过去,冼星海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礼堂的首演获得成功。

  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景展示出抗日军民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