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年 70人丨“花样爷爷” 石楚采访记
齐鲁网讯第一次对石楚老人的采访是在2014年12月11日。
冬日的北京稍显寒冷,但此时天气晴好,正午明亮的阳光透过餐馆的落地玻璃窗照进房间。
摄制组的三位同事每人对着一份大碗面吸取“温暖”。在首都不算偏僻的街头,能找到这样一家价廉量足、看起来干净卫生的面馆,实在算是福气。
因为离石楚老人所住的太极寺干休所很近,所以我们的编导比预约的时间稍晚了一些才打电话,毕竟是93岁的老人了,中午一般都要午休。
电话里老人的声音中气十足,仿佛已经等待我们好久。
干休所里分了好几个区,有些楼号连在这里住的人都搞不清楚,等找到石老所住的楼已经花去了20多分钟。刚到楼下,有位提鸟笼的老人看到我们拉着设备便说,有位老太太在楼道等你们半天了。我们抓紧上楼,果然石老的老伴站在门口迎接我们。
石老很瘦,瘦的硬朗而精神,仿佛国画中狼毫笔勾勒出的线条。花白的头发梳理的很整齐,黑色的西装下依然是一副军人的身姿。耳朵不背,交谈顺畅,人也幽默。老伴端出水果招待,他插话说:“吃吧,吃吧,这个不违反八项规定。”
采访进行的很顺利,我们提了个开头,石老自成篇章地讲了起来:参军、抗战、南下、军校进修、文革受冲击、恢复工作、离休……只是给叶剑英元帅当机要秘书那段,他绝口不谈,原话是:“你们别问,问了我也不说。”虽然时隔多年,石老严守纪律的作风犹在。
采访中还有个插曲:石老正说着话,啪的一声,我们采访灯的灯泡突然黑掉了。石老先是一惊,接着脱口一句,“它是不是对我说的话有意见!”在场的人都笑了,我们的摄像就在这放松了的气氛中又换上一只灯泡。
结束了采访,石老却和我们聊出了兴致,他喜欢书法和篆刻,离休之后更是把这一特长加以发挥,有多幅书画作品上过画册,其中就有《中国书画名家》这样的画册。说起这些,老人更像个孩子,一一展示给我们,并说这些都是他的宝贝,不是家乡人来根本不给看。
《山东记忆》口述历史项目组记者于存水(右)、刘明真(左)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采访石楚老人(中)
临走了,石老又拿出自己写的两本书《闲情絮语》、《遐思随笔》给每个人签名留念。采访中大家已经喜欢上了这位帅气的“花样爷爷”,对于他送的礼物焉有不收之理,于是全都笑纳——笑嘻嘻的接纳。
作者:于存水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