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专家:人类短时间内无法移居外星 八九代人实现不了
2015-07-24 14:08:00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秀晨 张洁清)因与地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开普勒-452b备受瞩目,而且迅速成为“新宠”。

  然而,开普勒-452b能否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移居至此,又是否存在可能性?《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天文专家。其中,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研究员王思潮就告诉记者:“移民外星绝不是短时间内的事,至少我们以后的八九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地球二号 1000多光年外行星 最易被发现

  1000多光年外的行星,难发现吗?

  王思潮告诉记者,距离地球1000多光年,并不能称之为远,离地球最远的可以达到10万光年。而这种天文观察就像抽样一样,太空望远镜对准的是很小的范围,在这个一定范围的银河系里,有距离我们更遥远光年的行星,而1000多光年的行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

  为何这次被称为“重磅消息”?

  王思潮说,这次发现的行星和之前发现的有很大区别,因为开普勒-452b的大小和质量和地球非常接近,因此把它称作“地球2.0版本”。另一方面就是,它所围绕的恒星的情况,和地球围绕太阳的情况也相近,太阳为人类生存5.5亿年的地球提供了稳定的条件,或许开普勒-452b围绕的恒星也能为它提供必要条件,因此地球和开普勒-452b更像是堂兄弟的关系。

  生命迹象 虽处“宜居带” 不一定有生命体

  开普勒-452b上能有生命吗?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告诉记者,这一次虽是一个类地行星,但是并不等于一定有生命体存在。

  李竞介绍称,这次发现的开普勒-452b作为所谓的类地行星,虽然处在恒星的“宜居带”中,但是目前仍无法判断上面是否有可流动的液态水,也没有确定该行星是否有固态表面。而且这些是人类目前确定“地球型生命”的条件。所以,人类的认知尚局限于“地球型生命”,因此该类型生命存在条件的未知,导致大家没法了解是否有生命体存在。

  会不会有外星人?

  李竞说,由于生命是否存在都不能确定,现在更不能妄谈是否有其他形态的生命了。一定程度上,美国宇航局在释放了众多消息,吊起人们胃口之后,给出的结果中未知数还是太多。所以,目前仍不必过分猜测这个类地行星是否适合人类生存,或者是否有其他生命体。

  而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人们难免对此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当然,它仍然有一定的意义,这样一次发现对于人类来说是知识面的又一次扩展,对于新的宇宙信息的了解让人类对周围宇宙的认知也日渐丰富。

  NASA

  重大发现

  2015年

  1月7日

  NASA称,发现两颗被称为迄今为止太阳系外最可能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42b

  2014年

  4月18日

  NASA称,首次发现了位于“宜居带”内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新发现的这颗行星的代号为开普勒-186f

  2013年

  4月18日

  NASA宣布,发现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可能是位于该恒星适居带内的固体表面行星

  2011年

  12月5日

  NASA宣布了一项惊人发现,利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第二个“地球”。当时的报道称,一颗被命名为开普勒-22b的太阳系外行星与地球环境相似

  移居外星 “至少我们以后的八九代 都不可能实现”

  人们能移居开普勒-452b吗?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记者,开普勒-452b的环境与地球相似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但人类目前连太阳系还不可能离开,移民开普勒-452b更是虚无缥缈的事情。

  对此,王思潮表示,人类技术水平在近100年内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即便是依靠这样的技术实现移居外星也是不可能的。人们需要做的首先是,一定要把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搞好,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别的星球去生存或繁衍生命了。第二点就是就近改造——对火星实现改造,经过2000年,人类就可以把火星改造成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又因为火星距离地球比较近,因此可以当做生存环境上的一个备样。第三点就是移居到距地球几十光年的行星上,这要靠人类科技的发展,可能会经历百年千年,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对外星生物的勘探。

  如果从生存形态上来讲的话,王思潮说,移民外星绝不是短时间内的问题,至少我们以后的八九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难以实现移民外星?

  王思潮告诉记者,光速是30万公里/秒,人类的火箭技术是17公里/秒,人类想要到达前几天刚露出正脸的冥王星只需要9年时间,但要到达开普勒-452b一定会超过亿年以上。

  王思潮说,实际上已经有迹象表明,有外星体到达了我们地球附近,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如果外星飞行器与地球建立关系,互通两个星球上的资源和技术,在地球上的人类就可以在外星生物的帮助下移居外星球,而这绝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乘坐光速飞船抵达靠谱吗?

  自NASA消息发布以来,网上盛传一种说法,很多网友讨论称,1400光年理论上并不是特别远,根据相对论,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船内部时间会变慢,所以未来人类有机会发明近光速飞船的话,对于船内的人类而言,大概20年就能飞到“第二个地球”。

  对此,朱进表示,这种说法不靠谱。朱进表示,从人类可实现的飞船制造技术来讲,我们还无法制造出一个近光速飞船,其次涉及相对论的有关问题是复杂且深奥的,难用具体的时间去丈量。

  发现背后

  大萧条时 美曾宣布发现冥王星

  对提振经济起过巨大作用 专家指出“美国目前需要全世界聆听”

  谈及美国宇航局近年来的多次重大发现,李竞指出其背后的意义。

  李竞称,在承认新的发现之重要性和意义之余,要认识到这同时也是对美国文化和美国影响力最好的传播。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能做到这样的发现。举个例子来说,1930年,当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当年2月,他们发现了冥王星。而这一重大发现对于经济的提振起到了太大的作用。

  李竞强调,当大家都在灰头土脸,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年代,这样一剂强心剂无形中加强了美国人的凝聚力。毕竟,科学的发展表明了国力的强盛,而目前美国需要全世界的聆听。

  因此,连续多年的消息释放,不仅仅是美国宇航局的单纯发现,更是美国国力的表征和展现。

  美国还能再有更为突破的发现吗?

  李竞说,其实开普勒望远镜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残废”状态了,它很难再观测到更多新的东西。望远镜上有很多的探测器,有负责发现的,有负责进一步判断的,有的则负责测量光电时间区间。但是,据目前了解,开普勒望远镜上三分之一的探测器都已经停摆了,因此得到的信息比预计的将会越来越少,积累的信息也将在未来大打折扣。而且,要知道这次释放的信息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从望远镜上获取,从其数据库中取出来进行大量分析,只不过是昨天才进行发布罢了。

  李竞表示,作为一个用核热电池发电供给仪器运转的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也正在经历一个不断老化的过程。不过,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望远镜用于此项目。

  文/记者 张秀晨 张洁清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晚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