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强掳赴日劳工的姓名、契约书、死亡诊断书等内容 摄/法制晚报记者 吴海浪 田宝希 郭谦
北海道劳工用过的铝碗、饭盒等,还有劳工遗骨中的弹片 摄/法制晚报记者 吴海浪 田宝希 郭谦
中国劳工大多骨瘦如柴,遭到非人折磨 摄/法制晚报记者 吴海浪 田宝希 郭谦
中国劳工在日军刺刀下修路 摄/法制晚报记者 吴海浪 田宝希 郭谦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在抗战胜利七十年之际,一批记录中国劳工的档案首次公展,并将长期展出。这批档案极为珍贵,是日本奴役中国劳工最直接的证据。
在侵华战争期间,为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日本采取了“以战养战”政策。1943年至1945年,在中国占领区先后强征了4万余名中国劳工、赴日本135个作业场所从事无偿苦役。
日企剥削中国劳工的手段残酷,欺压极其残暴,造成众多中国劳工死伤。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劳工在日本死亡人数达6830人。
日本投降后,在国民政府和盟军司令部的要求下,日本外务省开展调查,写成了《外务省报告书》。为掩盖罪行,这些档案曾经要被日本政府强令烧毁,却被执行烧毁任务的相关人员保留下来,并交给了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
陈焜旺先生将这批档案精心保存了半个世纪后,捐赠给了抗战馆。档案包括日本35家企业的124个作业场的373份报告和日本外务省备忘录、报告书32份,总计405份。
捐赠 保存半个多世纪 旅日华侨捐赠资料
记者在抗战馆里看到,纸质的劳工档案,既有散页,也有装订成册,装在牛皮口袋里,共计405份。
这些档案包含被强征赴日劳工的姓名、契约书、死亡诊断书等,按照编号进行整齐的展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封存,档案纸已经绵软发黄,此次能够展出实属不易。
2013年9月18日,旅日爱国华侨、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先生,将保存长达半个多世纪、整整7箱资料交给该馆保存,其中包括记录了日方强掳中国劳工铁证的《外务省报告书》及附属档案。
这些已经发黄的档案共120袋(405份),包括日本35家企业的124个作业场的373份报告和《外务省报告书》及附属档案。档案统一装在牛皮纸口袋里,上面有企业的名称、企业所在地,其中不乏三菱这样的知名企业。同时,档案内还记述了企业概要、劳工的契约书和疾病、伤害、死亡等信息统计。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为弥补国内匮乏的劳动力,1943年至1945年,在中国占领区先后强征4万余名中国劳工赴日本35家企业的135个作业场从事无偿、繁重的非人苦役。 据日方资料统计,仅在日本死亡人数就达6830人。
长期以来,抗战馆致力于收集日本奴役中国劳工的档案资料,但收获甚少。陈焜旺先生捐赠的405份日本奴役中国赴日劳工档案,填补了抗战馆的空白。此次展出,是这些沉甸甸的资料首次面向公众。
抗战馆为这些资料证据量身打造了独立展柜,配以适度的照明,既保证了资料的展陈效果,同时尽可能延长纸张的寿命。
除劳工档案之外,劳工使用过的铝碗、饭盒、证章也是首次公展。
讲述 偷偷藏了资料 逼迫日政府承认劳工历史
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呢?档案捐赠者陈焜旺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一段故事。
1950年11月1日,在日华侨在东京浅草的本愿寺举行中国死难劳工第一次慰灵追悼会。日本外务省一名曾参加调查中国劳工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当时任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的陈先生,称当外务省要求他们烧毁《外务省报告书》及相关材料时,他觉得这些材料非常珍贵,因此悄悄地保留了三套材料。
他从报上得知东京华侨总会举办活动后,想把材料送给陈先生。陈先生在一个夜晚开车将材料取回,但没有看清这个人的模样。
材料取回后,陈先生将其分别放在几个地方精心保存。由于各方面原因,日本右翼知道这个消息后,企图偷走材料,但是没有得逞。
1993年5月17日,东京华侨总会通过日本NHK电视台,向社会公布了珍藏40多年的各作业场报告和《外务省报告书》等珍贵档案。
这些材料的再次出现,逼迫日本政府一改以前否认的态度,终于承认了《外务省报告书》及相关材料的存在,从而也不得不承认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历史事实。
寻亲 在档案中看到家人名字 劳工后代泣不成声
其实早在2013年,劳工档案曾小范围公布,40余名赴日劳工家属来到抗战馆,查找逝去前辈久远的信息。
赴日劳工家属主要来自河北省和山东省。他们不仅牢牢记住前辈的姓名,大多数人都了解前辈被抓到日本后的具体落脚点。
记者看到,很多人已经是隔辈亲属,多已是六七十岁高龄。他们弯着腰、认真翻看着每一页资料,盼着能发现前辈的姓名。
但由于档案几乎全为日文,语言障碍给查找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但仍有的劳工后代发现前辈的名字,瞬间泣不成声。
62岁的姜彦龙在这些陈旧的档案中,幸运地找到了他的爷爷的名字。姜彦龙曾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名叫姜双河,河北人,1943年被抓到日本花冈做劳工,后来客死他乡。
那时候他还没出生,只是从照片上见过自己的爷爷。很多过去的事情,都是听父母所说。他专程从石家庄赶来,这样的寻亲有些沉重。
1945年8月,国民政府多次向日方提出通报中国劳工在日情况。直到1946年初,在国民政府一再要求下,日本外务省才确定调查方案。2月,各作业场报告汇总到外务省。
3月,外务省委托16名调查员分成4个组,分别赴各作业场开展现场调查,写成了《备忘录》。6月,外务省以这两个材料为依据,写成了《外务省报告书》。
但日方始终不愿把罪行材料交出。之后日本政府密令外务省烧毁上述原始档案材料。
根据日本学者田中宏的研究,日本实际强征的中国劳工人数为41758人,在乘船前死亡2823人,实际到达日本38935人。其中很多人死在当地,有数据称,死亡率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