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馆藏的红色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山东革命的曙光
2015-07-03 22:39:00
 

  原标题:[馆藏的红色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山东革命的曙光

  齐鲁网7月3日讯(山东台 逯兴举 东营台 徐振广 广饶台 李逸飞 贾磊)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不容忘记。本台推出“馆藏的红色记忆”专栏,介绍山东各地珍藏的革命历史文物,以史为镜、见证荣光。今天首先走进东营,了解山东省第一本《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二十世纪初,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共产党宣言》传到了中国。经陈望道先生翻译后,1920年8月,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在上海出版了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其中一本,由王尽美和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时,带到了济南。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讲解部副主任说:“封面一共是四行,第二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共产党宣言,当时由于排版校对的一个疏忽,印成了共党产宣言,所以这个疏忽呢,也成为后来辨别共产党宣言最早中文译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静静陈列在东营市博物馆的这本《共产党宣言》,是1925年冬,东营地区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刘雨辉从济南带回来的。刘雨辉把她交到了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手中。刘良才视为珍宝,组织农民上夜校,给大家讲书中的道理,在欧洲工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灵魂,从此在北方农村落地生根。宣言封面上马克思的图像,被这里的人们亲切的称作“大胡子”。

  大革命失败后,刘集支部不得不销毁许多党的机密文件和学习材料,但这本《共产党宣言》还是冒着巨大风险保存了下来。后来,刘良才把她交给了刘考文。1932年8月,刘良才和党员刘考文刘考文被捕牺牲。被捕前,村民刘世厚成为这本《共产党宣言》的保管人。

  东营市广饶县刘集村村民说:“灶膛、炕洞、墩底这些地方,都是刘世厚藏共产党宣言的地方。他总认为放到哪个地方都不保险,甚至于可以说是一天就挪好几个地方。就是这种情况下保存这本共产党宣言。”

  1941年,一千多名日伪军闯进刘集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刘集惨案”,100多人死伤,村庄几乎被化为灰烬。为了这本《共产党宣言》,幸免逃生的刘世厚冒着生命危险又回到了村子。

  东营市广饶县刘集村村民刘百平说:日本鬼子也好,汉奸也好,在村庄里穿梭。在敌人的活动间隙,刘世厚潜回到他的家里,从家里的屋山墙上的雀眼里面,将这本共产党宣言抢救回来。

  在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里,这群朴实的农民,用生命和鲜血守护着心中的信仰。这本背负着革命和战争的风雨的《共产党宣言》,在几代革命者手中薪火相传,历经战火的磨难,成为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

  (来源:齐鲁网)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齐鲁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