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冯雪松15年青春追寻方大曾 相隔63年两位新闻人
2015-07-02 09:55:00
 

  原标题:冯雪松:寻找方大曾,勉励后来人(速写)

冯雪松在讲座中向人们介绍方大曾。资料图片

  25岁,对一个人何其珍贵;15年,对短暂的一生何其宝贵。因缘际会,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用15年的青春,对一位25岁便“消失不见”的人,进行着一场“没有结局的寻找”。

  他寻找的主人公,叫方大曾,笔名“小方”,是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在当时其摄影作品已经显现国际水准,堪称“中国的罗伯特·卡帕”。1937年,25岁的小方在河北蠡县发出最后一篇报道《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至今杳无音讯。

  两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相隔了63年,却在历史的安排下,站在了一起。

  “初识”是一次偶然的机缘。1999年,冯雪松意外发现了中国摄影协会邀请合编方大曾作品成书的传真。谁是方大曾?“中国的卡帕”“神秘地失踪”“留下的1000多张底片”等关键词,强烈地吸引了他。当获知方大曾的胞妹方澄敏还存有小方曾经拍摄的837张底片时,冯雪松决定一探究竟。

  在朋友的引荐下,冯雪松见到了方澄敏。“当时她已是85岁高龄,因病瘫痪且有语言障碍,只能用简单的词句和满眼的泪花艰难地表达对哥哥的思念。”冯雪松清晰地记得15年前的那一幕场景——夕阳下,轮椅上的方澄敏轻轻地取出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人头戴钢盔、目光清澈而坚定、浑身散发着阳光。

  “这是一个热爱生命和自由的形象,他不应被历史湮没,需要被时代铭记。”冯雪松说,他当即许诺让方澄敏能够在屏幕上看到哥哥的故事。“这份承诺,不仅是对工作、对方家的交代,方大曾在历史上的作为,决定了这是一份对国家历史记忆的交代。”

  这837张照片,从敌人的枪口,到我方的平民,从前线的硝烟,到敌后的坚强,方大曾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的历史时刻。然而,英年早逝的小方早已沉入历史的忘川。为了找寻更多的资料,冯雪松在国家图书馆一期一期地查阅1934年至1937年间的报纸杂志,艰难地寻找着小方的文字,一点一滴地接近小方,一晃4个多月就过去了。“这种方式就像‘故纸堆里考古’”,冯雪松形容,“每每有一点线索,刚感觉要触摸到他,但是一伸手又发现遥不可及。可凝神当时报纸杂志上他所拍摄的照片,又能的的确确感受到他的存在。”

  缺乏更多进展,冯雪松决定上路寻找。“虽然方大曾留下的文章不少,但有的报道上标注有日期,有的则没有,要想从中梳理出一条线索其实并不容易。”冯雪松把那些散落在各家报纸上的文章聚拢起来,按照时间顺序拼贴出方大曾当年走过的战地路线图。按照此路线,冯雪松只身踏上寻访之旅,展开田野调查。

  数次往返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4000多公里的行程,冯雪松一直追寻着方大曾的身影——“小方从哪到哪,坐什么车,我都照做,不放过每一处有价值地方,不错过每一个有价值的采访对象,种种关于他的传闻,我都要追踪到底。”

  寻访途中,各种考验接踵而至。路途奔波不说,被当作假记者已是家常便饭,为此他只好随身携带介绍信,以证实这个“只身坐着长途汽车来的央视记者”不是冒牌货;信息的断篇、资料的匮乏又让调查一次次陷入困境,“好不容易有了新的线索让我特别激动,可是经过实地考证,发现与真实情况有出入,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浇得我透心凉”……

  经过了这段“扛着过来的”日子,冯雪松终于拍摄完成了一部纪录片,“我努力去还原小方生命的形象,同时让观众知道,是什么样的环境在影响着他,他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去年底,他又推出了一本书《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深得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先生的赞誉,认为这部专著是对中国新闻史的一大贡献。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会用15年去追寻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年轻记者?他说,小方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寻找小方,其实也是寻找我们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抉择时,总会想一想如果换作小方,他会怎么做。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

  冯雪松也很清楚,自己所寻找的已经不再只是方大曾,而是他的精神、他所代表的正能量。“那是一种爱国、奉献、有责任有担当的进步青年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来影响当下。”

  “当前社会的浮躁,使年轻记者们坚持新闻理想越发艰难,软新闻、假新闻腐蚀着媒介环境,职业道德的缺乏危害着社会公信力。如今的新闻界太需要像小方这样坚守理想的年轻人。”为了让新闻界涌现更多“小方”,冯雪松计划捐出书籍全部版税设立“方大曾基金”,用以鼓励年轻记者们坚守新闻理想。

  寻找小方,这条路冯雪松还要继续走下去,只不过已经从寻找,变成了追随。(郑海鸥 邓 睿)


编辑:小微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