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环球瞭望
企业发展中别忘实施专利“布雷术”
2015-12-16 00:58:00
 原标题:企业发展中别忘实施专利“布雷术”

  ■技术市场专论

  近日,小米被一家名为bluespike的NPE(非专利实施实体)诉至美国东德州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指责小米通过tomtop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bluespike在起诉书中表示,小米mi4以及红米系列产品涉嫌侵犯了其持有的“数据保护方法与装置”。

  小米手机还没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却已陷入专利纠纷,让一直寻求进入海外市场的小米遭受打击。以至于有人调侃:小米要爆发还是要爆炸?

  然而,与此同时,谷歌、高盛、苹果等国际巨头申请新专利的新闻却频频出现在各类报道中。简单看看最新的消息,可以看到以下这些。

  车载系统判断司机或是乘客:谷歌最近出的一个新专利,保护一种车载系统,该车载系统可以通过用户的可穿戴设备判断用户是司机还是乘客。当系统判定佩戴者是司机,就会向特定设备发送执行某一操作的信息,例如限制收发短信或上网等功能,以更好地保障司机的安全。

  虚拟货币清算:高盛的一个专利,保护一种虚拟货币清算系统,期望利用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全球支付的彻底变革。

  苹果是典型的专利大户而且是专利大牛。它最近保护的新技术有哪些呢?

  自动为手机降温的技术:iphone可以根据手机本身的温度和它们所使用的方式,自动启动或者关闭手机功能;系统为手机降温时,并不会阻止用户对iphone的正常使用。

  眼神控制用户界面技术:利用“目光检测”技术,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控制用户界面的手段,包括自动修正弹出窗口和应用程序通知等,依靠眼球追踪技术管理通知提醒的过期时间。

  声音识别用户技术:通过不同人的声音来识别不同的用户,为特定的人提供特定的用户界面。确认身份后,就能够将设备调到符合我们使用习惯的状态,如个人的音乐播放列表、电影偏好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国际巨头们的专利还有很多很多,有些看上去让人匪夷所思,离现实生活很远,但是国际巨头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申请专利保护。有人说:苹果有钱、任性。

  专利真的是有钱人任性的产物吗?为什么大众从新闻中看到跟专利相关的新闻,绝大部分只与大公司有关?是不是小公司没有专利问题?专利对于小公司或个人不重要?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初创企业在发展初期,为了生存,往往更注重市场推广,专利问题也似乎不存在。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市场影响力逐渐扩大,引起同行竞争对手的关注。此时,专利或商标等知识产权就很可能成为别人手里的矛,遏制企业的发展。bluespike就希望利用“数据保护方法与装置”,阻止小米进入美国市场。

  小米在专利上付出的代价还不仅来自bluespike。12月3日媒体报道,高通在与小米签署专利授权协议后,股价创下4年多来的最大涨幅,最高上涨8.4%至53.44美元。高通大获收益的同时,一定是小米的带血付出。

  当小米还没有很强大,市场影响力还不强的时候,高通不会找小米,bluespike也不会找到小米,初创期的小米没有知识产权问题吗?显然不是!

  当企业尚小,市场影响力对于竞争对手的冲击力不大时,竞争对手可以忽略。另一方面,诉讼需要成本,企业市场还不够大,即使赢了官司,也难获得可观的赔偿,不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打官司,竞争对手也不会纠缠。

  但是一旦企业市场做大,就对竞争对手形成了威胁,竞争对手为了削减其市场影响力,往往拿出专利作为武器。而且,当企业的影响力足够大时,诉讼既会带来一定的市场效应,也会有较大额度的赔偿标的,竞争对手就会启动诉讼程序。

  所以,小米的官司来了!

  从小米的案例不难看出,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问题,像埋在创新公司前进路上的雷,这个雷可能终生不响,但也有可能会爆炸,爆炸的后果可能需要支付高额的赔偿或许可费用,也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灭顶之灾,亦或终止在IPO的路上。

  一边是做大后的小米面临不断出现的专利官司,一边是国际巨头的专利繁荣。看到这样的新闻,更多的应该是给大家启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实施专利方面的“布雷术”。企业发展初期要注意提前扫雷;在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则要考虑如何在关键位置布好雷,使其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潜动力,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作者系专利执业代理人)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科技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