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环球瞭望
从1到N:英国学者为中国创新支招
2015-12-09 03:14:00
 原标题:从1到N:英国学者为中国创新支招

  本报驻英国记者 郑焕斌

  探索通往创新“第一集团”之路②

  按照美国企业家和投资人蒂尔(Peter Thiel)的观点,可以把创新分为0-1和1-N两个过程,前者是原创、从无到有;后者则是二次创新、产业化。

  对于如何推进中国尽快跨入全球创新“第一集团”,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创业创新专家李俊博士,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开出“处方”,中国应大幅提升1-N型创新效率。

  中国已处在自主创新大爆发的前夜

  针对中国能否转型成为创新型强国这一问题,李俊博士表示,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资源动员能力强。这突出表现在:全国研发投入年增长速度超越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创新产出指标(发明专利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呈指数型增长。根据法国INSEAD商学院的全球创新排行榜,中国创新综合指数远超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与世界创新导向型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他强调,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创新十分活跃的国家,当前正处在自主创新大爆发的前夜。

  1-N型创新提升空间巨大

  在回答中国创新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时,李俊博士指出,中国一批企业在1-N型创新方面长袖善舞,已出现了阿里巴巴、腾讯等国际知名企业。但种种迹象也表明,国家每年投入的巨额创新投资效率并不高。与此同时,中国在0-1型创新方面还乏善可陈,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研发的0-1阶段放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他认为,中国企业的这种新创新模式,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一种警示。它表明中国创新路径不外有二,即0-1型创新量变转质变的量子飞跃,以及1-N型创新的效率提升。

  他说,我们当然希望中国尽快实现0-1型创新的量子飞跃,但这既需要原创知识创新的厚积薄发,还需要在观念上扭转不利于创新的文化,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反,在1-N型创新效率提升方面,却大有文章可做。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科技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