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保康县委常委、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接受新华网采访(连迅 摄)
新华网武汉3月24日电(连迅)地处鄂西山区的尧治河村近年来转变发展观念,做强集体经济,从昔日高山极贫村一跃成为保康县首富村和全国文明村,成为湖北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尧治河村地处湖北省房县、神农架和保康县马桥镇交界处,全村现有两个居民小区160多户640多人。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亩,平均海拔1600多米。1988年全村人均粮食不足300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
“穷则思变。”全国人大代表、保康县委常委、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说,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尧治河村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中国山区幸福村”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磷化工业、旅游开发、生态文化”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尧治河村拥有村级企业22家。201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万元。“现在我们的村民100%有存款,农户100%是集团公司股民,70%住上了别墅,46%拥有小轿车。”孙开林说。
“保护绿水青山,建设金山银山。”尧治河村以发展磷化工业起步,切实感受到资源产业市场的价格巨大波动和粗放经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痛定思痛,尧治河开展积极的产业发展转变。尧治河村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根据所处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积淀等条件,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型跨越、富民兴村的主导产业。村里先后投资4亿元建成中国磷矿博物馆、太极养生馆等项目。从2000年开始,同步恢复矿山植被2600多亩,退耕还林1800多亩,人工造林7700多亩。近5年来,先后建成了3个4A级景区,2015年实现旅游收入500多万元。
村级旅游产业大发展给村民带来增加收入新渠道。尧治河村滴水岩小区农家乐老板陈艳说,他们家的农家乐开了六七年了,近两年的游客量越来越多,每年可以收入二三十万。“在旺季时候,从早到晚旅客络绎不绝,一天到晚都忙着。”到了旅游淡季人少了,就开始准备下一年的物资。“我们村今年还有新景点开业,预计游客量比去年还要多。今年我就不出去做事了,在家里专心做农家乐。”
村里经济大发展,吸引不少已经走出去的大学生回乡工作创业,尧治河旅游公司导游章敏就是其中一员。章敏说自己是武汉江汉大学旅游系毕业的,毕业之后在武汉做了2年导游工作。“后来听说在家乡做导游工资并不比外面差,我就听从父母的建议回到尧治河本村来上班。如今我在家门口上班,收入并不少,还可以和父母呆在一起,觉得回来上班是很对的。”
“现在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从我们尧治河村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来看,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村里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也离不开美丽的自然环境建设和群众精神家园的建设。”孙开林自豪地说:“如今我们的尧治河村,就是一个美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