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晓坐着徐斌造的飞机,拍下的照片。
一年前的今天,有个姑娘背着行囊和相机,用了十个月,穿越大半个中国,去乡村探访了来自浙江、四川、广州的八位造飞机的农民。
她总共拍了70卷,约850张相片,最终选了百余张,集结成一本名为《后院里的航空学》的摄影集。
现在,这本书已经进入了出版前的最终设计阶段。
这位摄影师叫徐晓晓,今年31岁,是个出生于浙江青田的姑娘。昨天,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关于这群造机者,她是这样描述的:“他们都比较热心和开朗,也很愿意和我说说他们造飞机的趣事。他们很可爱,不太在意别人说什么。他们中有人因为飞机事故而受伤,但却依然充满着想飞的热情。”
八位造机者
浙江人占了一半
2014年4月,很偶然,移民荷兰17年的徐晓晓,在《荷兰人民报》上看到一篇名为《空中城堡》的文章。
文章描述了一群特别的中国人,造飞机上天的故事。还附带了一些造型怪异,充满了想象力的飞机照片。
“我立刻被这个故事吸引。”徐晓晓说,“这些人的丰富想象力,和他们在贫困生活中的浪漫追求,让我很想去了解,为什么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年代,却有一群农民在努力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坚持不懈的热情,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如何克服技术和安全上的难题?他们又是怎样在现实生活和梦想之间做平衡的?”
徐晓晓决定带着相机,去追寻这些答案。
从报纸、网络上,徐晓晓收集了简单信息后,就动身回国。
然而联系起来,她却发现并不容易:“我尝试了任何可能的渠道,从乡政府、飞行俱乐部、飞机博物馆,到报社和电台。有些实在找不到联系方法,就到他们居住的地方,挨家挨户地问。”
最后,徐晓晓联系到了八位造机者,分别是来自浙江丽水的金绍智,衢州的徐斌,台州的袁相秋和杭州(萧山)的何东飙,还有四川绵阳的王强和曹正书,广州的张斗三和苏桂滨。
从尝试到成功
衢州人徐斌用了12年
八位造机者中,令徐晓晓印象最深刻的,是衢州人徐斌。
“我特别喜欢养鸟,我想飞。”这是徐斌对于“为什么造飞机”给出的答案。
1994年,凭着自己在拖拉机厂和父亲那里学到的一些机械加工技术,20岁的徐斌抱着“无非就几个管子嘛,支撑一下,搞个发动机就能飞起来了,应该很简单”的想法,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花了近千元,造出了一架直径5米、高约2米的“超轻型直升机”。
木质叶片、金属机架、橡胶轮、螺旋桨、驾驶座、操纵杆,甚至还有发动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然而这件“处女作”,最终因为机身太重、升力不足没能起飞。在围观人群的哄笑声里,徐斌的第一次“飞天”宣告失败。
在接下来的12年里,徐斌一步一步地设计改造着新的飞机,甚至花大钱买来一辆运动型摩托车,拆出里面的发动机安装到飞机上,却始终没有成功。
妻子的不理解,亲戚的埋怨,似乎都没有阻挡徐斌的脚步。
2006年,徐斌驾驶着用网上买来的发动机、汽车上拆下来的驾驶座椅,以及自制机身、机翼、旋叶组装成的飞机,终于飞上了天,飞行高度2公里,时长25分钟。
摄影师徐晓晓
意外和梦想相伴
他们因爱而执着
2015年,当徐晓晓找到徐斌的时候,她发现他的眼里依然只有飞机。
他有了新的目标——
他把飞机改装成撒农药的务农飞机;他还帮一些温州地区的企业做航拍;他四处拜访飞行爱好者,收藏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自己的“航空馆”里,希望有一天为它们开一个展览……
“他不是说大话,他真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徐晓晓说。
告别时,徐斌邀请徐晓晓坐上他自己造的旋翼机,上天飞一圈。
“除了一条安全带以外,整个机身都是敞开的。虽然很信任徐斌的驾驶技术和飞机性能,但是对于有点恐高的我来说,还是着实捏了一把冷汗。但飞上天后,我突然感受到了徐斌在天上飞时享受和沉稳的气场,也让我安下心来,拍下了脚底下的风景。”
事实上,对于造机者来说,伴随着梦想和热情的,还有意外和不幸。
“苏桂滨在2014年坐一位飞友自制的飞机时发生意外,飞机撞上电线杆坠落,苏桂滨神经受损下半身失去知觉,只能卧床养伤;另一位造机者金绍智,在2013年试驾发烧友自制的飞机时发生事故。那次意外导致他的右小腿骨折、肠破裂,昏迷了一整天。”
徐晓晓说,“躺在床上的苏桂滨,做梦都想开着飞机到山上看风景。而金绍智修养了8个月之后,又开始了飞行训练。他说‘我这不是疯狂,而是热爱’。”
这些农人没有花哨的机库和专业的设备,大多数是在自己的后院里,用回收的废旧金属以及日常家用工具进行制造。他们孤独地学习,孤独地思考,孤独地创新,孤独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后院里的航空学》的故事,是他们打破常规和想象力的枷锁,去追求无限的故事。”徐晓晓说。(记者 陈淡宁 通讯员 陆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