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春季,就业市场迎来求职小高峰,这令择业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与多年来人们向往的逐梦北上广不同,今年的一些数据和现象让择业城市表现出新趋势。
近日公布的《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减少了14.77万人,同比下降1.5%,其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降至40.6%。
作为年轻人追逐梦想、实现价值的起点,上海一直备受青睐。2015年底表现出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年轻人在就业选择上的态度逐渐趋于理性,一线大城市也不再是很多人逐梦的必然选择。
这一判断在新华网发展论坛推出的一项网络调查中进一步得到支持。
3月20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推出题为“【PK】年轻人逃离北上广=逃离梦想?”的调查,在对“身处北上广,你会选择逃离or坚守?”的回答中,77.71%的网友选择了“逃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16.87%的网友选择了“坚守!咬牙也要死扛下去”;剩下5.42%的网友则处于“还没想好呢”的犹豫之中。
近乎一边倒的数据多少出乎意料,但却也在情理之中。
最近一两年,逃离北上广的呼声在很多年轻漂族中形成共识,一些成功“逃离”人士的故事和经历也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得以传播,励志般的鼓舞着正在打算离开北上广、去往家乡或二线城市的群体。
如果把视线拉长,其实这些年来不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的人群,只是规模并不算庞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他们做出离去的决定,也是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众多漂族而言,一线城市机会众多,离梦想更近,织就出的一个个北漂神话也颇为励志。然而随着一线城市一系列“城市病”的日益显现,漂族开始承受日益增大的生存成本。居高不下的房价、金贵难求的户口、并不完备的社保、不如意且压力山大的工作、频频来袭的雾霾......可以说,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投入产出开始失衡。
与此同时,在国家各类政策的鼓励和优惠之下,众多二线城市开始具备强的吸引力,不仅工作机会众多,也拥有更为合理的生活成本和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鲜明的对比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离去并不是梦碎,而是梦想在别处重新起航”。虽然调查中的说法“逃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些任性,但却也真切的投射出年轻人择业态度的转变。
在哪里工作,如何工作,相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更加理性。毕竟,生活不仅仅只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