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对待传统文化需谨防一些倾向
2016-03-19 04:12:31
 

  湖北日报讯 石仲泉

  倾向之一:过分抬高“新儒学”的地位。社会上和学界有一种倾向,排斥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将“新儒学”抬到至高无上地位。这是有悖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政策的。

  无论是传统儒学还是“新儒学”,都有其用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其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但并非其所有学说、观点和理论都是正确的,更不能作为兴国、强国的指导思想。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淆。

  我们党重视传统文化和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是要以传统文化来替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那种鼓吹党的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的论调,是错误的、有害的。

  倾向之二:泛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称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要科学、精准,不应泛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称谓。比如什么叫“国学”?不少地方和高校都成立有“国学院”,但为什么将传统文化称为“国学”,却没有科学的论证和说明。将以“儒学”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简单地称为“国学”应当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说明才行。

  倾向之三: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兜售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传统文化一定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不能认为凡是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优秀的。反观现在的一些影视剧,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下,一个时期内后宫戏充斥荧屏,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很吸引观众眼球。这传播的究竟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值得研究。在1980年代以后“厚黑学”之类的糟粕,不是以传统文化的名义在图书市场很受欢迎吗?一些官员变成贪腐分子,不少人就是受了其影响而堕落的。当然,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也不是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求坚持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原载《北京日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