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福州:市场供应不足导致菜价居高不下
2016-03-11 15:17:37
 

  新华社福州3月11日专电(记者王成)过完农历正月,消费者对蔬菜价格的直观感受还是贵。记者近日走访福州市多家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气候因素导致的市场供应不足,是导致菜价居高不下的主因。

  猴年春节期间菜价一路飙涨,随着春节效应淡出,菜价总体已大幅回落。但记者10日上午在永辉超市金祥门店看到,部分反季蔬菜、外地蔬菜价格仍维持高位,韭菜花每公斤超过40元、韭菜每公斤超过15元。

  位于闽侯县的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是福建省大型蔬菜集散地。在前来批发蔬菜的零售商陈云峰的三轮车上,大白菜、白萝卜、流星包菜等低价蔬菜占据了大半面积。他说,菜价虽然总体回落,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然偏高,以莴笋为例,往年同期价格一般在每公斤2元左右,目前却达到每公斤8元至1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2月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9%,创下20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同比上涨达到30.6%。

  海峡蔬菜批发市场负责人林修建分析说,春节前强寒潮袭击全国,福州连续两个月少见阳光,严重影响了本地蔬菜生长,部分品种几乎全军覆没。天气转暖后本地蔬菜陆续上市,但受其生长周期影响,本地蔬菜供应不足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

  福州市商务局保障供应处处长王建忠告诉记者,从外地运来的蔬菜本就价格高企,再加上物流、人工成本,菜价一涨再涨。此外,春节期间菜价暴涨,部分菜农提前将蔬菜上市,导致本应在3月初上市的本地蔬菜供应不足,出现一定的产销脱节现象。

  为稳定蔬菜市场价格、保障市民廉价蔬菜供应,福州市政府自2月6日起对大白菜、流星包菜、白萝卜、上海青、天津白5种“当家菜”实行价格补贴,目前已累计投入600余万元。业内人士预测,随着3月中下旬本地蔬菜形成稳定供应,蔬菜价格将会继续回落。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