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倒春寒”下的四川三日
2016-03-10 19:13:21
 

  新华社成都3月10日专电(记者陈地)近几日,四川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大一次寒潮,气温“高台跳水”,一日从“夏天到冬天”。“倒春寒”下,四川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3月7日晚8点开始,四川省体育馆门口排起的长队格外引人注目。球迷们彻夜排队,只为购买到一张第二天上午9点才开始售卖的球票。

  已是8日凌晨,夜已经很深了。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刺骨的冷风吹得人瑟瑟发抖,球迷们也许不知道,“倒春寒”就这样悄然而至。但寒风和小雨又怎敌得过球迷的热情,上千球迷搓着手,做着伸展运动,三五成群地聊着天、侃着球,等待黎明的来临。

  手脚冻得有些僵了,27岁的成都球迷陈岑招呼他的同伴排好队,家离体育馆较近的他,打算回到家里拿上两件厚外套。半个多小时后,陈岑重新回到了队伍中,穿好外套、戴上帽子全副武装的他精气神更足了。到了早晨十点过,陈岑和朋友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球票,“虽然被冷惨了一晚上,虽然只买到280元的丙票,但还是高兴呀!”

  受了凉、但却买到了球票的球迷自然高兴,但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的村民唐华兵的脸上却添上了愁容,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他对自家地里的果树有了几分担忧。唐华兵的地里种有樱桃树、李子树共10多亩,正常收成一年能卖5万元,是全家四口最大的经济收入。

  “已经发芽了,这段时间我们正在给树施肥,打农药。哎,这气温已陡降,再继续的话肯定会影响花期和最后的挂果。”唐华兵说,在他们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反春雪”,会将花蕾冻坏,一旦冻坏,啥都完了。

  老唐告诉记者,要是气温还继续下降的话,他就只能和爱人一道在果树林里隔三五米升起一个火堆,用烟和火来增加果树的温度、以防结冰。“办法有些笨,而且地方太宽,何况温度实在太低的话,效果肯定有限。只能尽力吧。”老唐有些无奈。

  倒春寒下,愁的不止是老唐。9日下午,记者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输液的小姑娘王雅文。六岁半的小雅文读一年级了,生了病没能去上学的她撇着嘴,用一只手正画着画,图画上一角还摆着“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王爸爸说,今天早上孩子突然发烧、咳嗽,“哎,大概是昨天降温没有给她加衣服吧。”爸爸有些自责。

  儿科医生余蜀翔告诉记者,平常医院接诊孩子大概在三、四百人,8日、9日两天前来就诊的孩子近六百人,激增了近50%。“大多都是呼吸道症状,应该跟冷热不均有很大关系。”余医生提醒,季节变化一定要注意衣物调整、增加饮水、避免去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

  据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肖递祥介绍,此次强降温主要是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加之盆地里降水明显,前期气温又明显偏高,因此降温幅度较大。据了解,从今天开始,四川多地将结束降水,气温缓慢回升。“此番‘倒春寒’也告一段落了,大家不用太担心。”肖递祥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