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陕西“非遗”传承人:在创新中传承民俗文化
2016-03-05 16:24:53
 

  新华社西安3月5日专电 题:陕西“非遗”传承人:在创新中传承民俗文化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

  泥猴胖乎乎的脸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脸上、身上的牡丹、寿桃、铜钱等图案寓意吉祥,它们有的怀抱寿桃、有的坐在马背上,憨态可掬的样子惹人喜欢。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胡深,为猴年特别创作的一组“生肖猴”泥塑作品。自2002年,“凤翔泥塑马”被选为马年生肖邮票主图而名扬四海后,每逢新年,胡深总要创作新的生肖泥塑。

  8岁起,胡深开始跟随父亲胡克勤学习泥塑。不光手艺了得,他的泥塑作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经他设计、改良的泥塑作品现有300余种。

  今年51岁的胡新明是凤翔泥塑的另一传承人。在他的手中,原来用力一捏就碎的泥塑,现在可以没有丝毫损毁地出口世界各地。

  1988年,胡新明的8600件泥塑作品出口新加坡,谁料买家反馈泥塑在运输途中全摔坏了,没有一件是完整的。胡新明说:“这件事对我触动不小,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摔不烂的泥塑。”两年多的潜心研究、上百次的实验,摔不破的凤翔泥塑终于制成了,而糯米汤就是其摔不破的法宝。

  经过几代泥塑手艺人的改良和创新,凤翔泥塑不但作为艺术品被收藏爱好者喜爱,更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名片走向世界。2015年,在劳伦斯体育奖的颁奖典礼上,“凤翔泥塑羊”被当作“国礼”赠予劳伦斯体育学院。

  除了工艺方面的创新,传承人们还在努力让非遗这块文化瑰宝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叫叫”的代表性传承人徐文岳说:“以前这样的传统技艺不外传,现在国家重视了,每年专门拿出经费支持非遗项目,我们应该无所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的人。”

  “泥叫叫”本是孩子们玩耍的泥哨,是经过制坯、做哨、烧制、彩绘等工序做成高10公分、能吹响的小泥人。据考证,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就是“泥叫叫”的鼻祖。

  已经88岁高龄的徐文岳将这项技艺传给了儿媳妇刘新霞。新一代的传承人不满足于只在家里制作“泥叫叫”,她带着作品跑展会、进校园,成为西安市两所中学的民间美术校外辅导员。在课堂上,孩子们能亲手制作出一个个生动古朴的“泥叫叫”雏形,也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妙趣。

  2013年,刘新霞在家中办起了“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吸引美术院校和喜爱民间艺术的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据了解,目前陕西已设立各类非遗传习所200多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的女儿邰高娣,不但继承了父亲的手艺,还为木版年画著书立作,介绍这门传统技艺和它背后的民俗文化。

  “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离不开创新,”胡新明告诉记者,对传统民俗的保护不能一味的复制经典,而是在保证不丢失经典元素的前提下有所创新,让民俗文化贴近现代生活,焕发活力。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