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线上线下齐发力 销售打开新局面
2016-03-01 02:07:14
 

  元宵节刚过,贵州汇阡陌网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蓉就赶忙和乌当区新粮人食品有限公司洽谈,准备将公司闲置的设备利用起来,对当地的农特产品——红米进行包装,以在汇阡陌电商平台上对外推广销售。

  “估计,经过汇阡陌电商平台的推广,今年乌当区红米的外销量可达到八万斤,是往年销售量的两倍多。”何蓉说,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不算夸张,自汇阡陌电商平台在水田镇搭建起来后,当地特色农产品、轻工业产品的销售量迅速攀升。

  其中,位于水田镇三江村的德宏实业有限公司受益尤多。2014年落户三江村后,德宏实业便一直以生产一次性塑杯、纸杯、旋转拖把等家居用品为主。“产品主要销往贵州省各地州市的大型超市,每年的销售额只有一千万元左右。这和公司当初制定的年销售额达到一亿元的目标相差甚远。”何蓉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宏实业在市场的开拓上做得并不充分。

  虽然截至去年底,德宏实业的产品已覆盖到贵州省70%地州市的大型超市,在居民居家消费的市场开拓上却几乎为空白。“在依靠覆盖更多的超市来增长公司的销售额已显得后力不足的情况下,挖掘居家消费的市场潜力成为德宏实业进一步扩大销售额的选择方向。”何蓉说。

  基于这样的目的,从今年2月3日开始,德宏实业与汇阡陌电商平台正式合作。在汇阡陌的电商平台上,德宏实业的产品被图文并茂的呈现给消费者。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德宏实业便对外销售一次性纸杯等家居用品两千余包,全部为消费者的个人购买行为,远及重庆、广州等地。

  “和单纯的线下批发相比,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的线上零售业务也让公司回笼资金更快,为投入再生产提供了条件。”何蓉说。在水田镇,可借助电商模式实现产值递增的企业并非只有德宏实业一家。同样位于三江村的贵阳飞龙雨实业有限公司自2014年投入试生产以来,年纯净水销售量不过60万桶,和公司每年1200万桶的生产能力相差很多。“公司已经在考虑和汇阡陌电商平台合作,希望借助电商的力量扩大销售额。”贵阳飞龙雨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陇宗烨说。

  如今,在汇阡陌电商平台的带动下,落户三江村的5家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长期为水田镇政府所关注的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将得到解决。据统计,目前在三江村内企业就业的当地劳动力仅有不到40人。不过,随着德宏实业、飞龙雨等企业生产规模的铺开,可逐渐吸收300名以上三江村村民就地就业。

  汪乃澄 本报记者 付奇 朱梅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贵阳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