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本市最大地下水源回归“备用”
2016-02-26 11:06:27
 

  原标题:“加班”12年为首都安全供水12.8亿立方米,如今减采涵养本市最大地下水源回归“备用”

  作为本市最大的地下水源,全力运转了12年的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终于可以名副其实地回归“备用”。2月25日从市水务局了解到,备用水源已累计为首都安全供水12.8亿立方米。随着南水进京,备用水源的42眼井目前已进入热备状态。通过减采和涵养,水源地地下水位每天都能回升三四厘米。

  每8杯水有1杯源自备用水源

  穿过京承高速两座高架桥,沿着幽静的乡村公路行不过百米,便来到怀柔应急备用水源管理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过去的12年里,北京人喝的每8杯水,就有一杯源自这里。

  备用水源地处潮白河、怀河和北运河冲积扇平原,水量极为丰沛。据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忆,过去这里遍布稻田、苇荡,有时候水甚至会从地下冒出来。1999年,经勘探部门测算,备用水源地的地下水,每年有8千万到1亿立方米流入潮白河。易采易补的优越地质条件,加之水质无污染,水量稳定,让这里成了北京应急水源地的首选。

  备用水源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3年8月30日正式开始为第九水厂提供源水。作为当时全市最大的地下水源,工程从供水量到水源井数量都首屈一指,包括42眼深浅结合的水源井和14公里的联络管线,年供水能力1.2亿立方米。

  按照最初“采二养三”的设计规划,备用水源地开采2年后将涵养3年,但由于连续干旱,2005年,完成2年应急供水任务后,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就一直没有停止为北京供水,这一供就是12年。

  12年来备用水源地以每天30万吨的水量哺育着首都,保障了首都的供水安全,也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国庆大阅兵、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供水保障任务。

  据统计,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输送的水量占到本市供水总量八分之一,12年相当于输送了12个怀柔水库库容量。

  减采半年地下水位回升3米

  随着南水进京,按照“喝、存、补”的原则,科学使用宝贵南水,备用水源地终于可以完成持续供水的使命,真正回归应急备用的功能。

  备用水源监控中心,供水实时监控的画面上,沿着河道以圆点显示的水源井只有大约三分之一为绿色,即供水状态。

  京密引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任宇表示,随着南水进京对北京水资源紧张局面的缓解,备用水源已经于2015年9月6日起开始减采。输水量从运行之初的每天33万立方米,已经减少到10万立方米。

  曾经近30眼井一起轰鸣抽水的场景如今不复存在。在21号井院,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工作的深井现在的出水量为每天5000立方米,过去井院里深井浅井同时运行,抽水量能达到一万六七千立方米,现在已改为单井运行。

  “42眼井面对10万方的输水量,可以轮流值班,每天只需要12眼井工作就够了。”任宇说,减采后不让水源井彻底停用,目的是保障每个机电设备时刻处于一种热身的状态。如有应急情况,随时可以加量开采,保障城区应急用水。

  通过减采、涵养,半年来,备用水源地地下水位平均回升了3米多,目前还在以每天3到4厘米的速度回升。据悉,随着南水进京水量不断加大,根据全市用水调度情况,备用水源地采水量有望继续下降。

  担负应急与监测新使命

  减量开采后的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如今的使命是保障城区应急供水安全。减采后的应急备用水源将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以便更好地发挥应急作用,还将新打3眼监测井,用于地下水埋深、水质的监测。

  在热备阶段,应急水源地的各种机械设备将面临进行一次系统的维修。全力运行了12年的各种高压电器设备迎来“全面体检”;24小时不停运行的变压器终于可以歇口气做做保养;自动化设备将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当初为北京首例使用的PCCP管线也需要专业部门对管道进行检测、清理。

  此外,发挥监测功能也是此次维修改造内容之一。据介绍,应急水源工程开采之初,就对地下水进行了动态监测,包括地下水埋深、地基沉降、生态监测等。2016年,水源地将新打3眼专门的监测井,用以监测南水进京后“补”的效果、水质以及与本地地下水融合情况。目前工程正在招投标,很快将开工建设。(高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