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新华网 罗重黎 摄
新华网兰州2月25日电(罗重黎 韩建平)兰州以“面”闻名,正宗的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牛肉汤要清,萝卜片要白,辣椒油要红艳,香菜要翠绿。虽然这一碗面随处可见,但在土生土长的兰州人心中,外地的面永远也比不上家乡的好,因为“水土”不同。
究竟是怎样的“水土”造就了兰州的这碗面呢?兰州有金城之称,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山环水绕的兰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正是这样的水土,诞生了美味的兰州牛肉面。
然而,兰州的水土不仅是为美味而生,这片土地还是西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上世纪5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首个五年规划纲要就将建设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列入“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兰炼、兰化成了新中国第一批现代化炼化生产企业,闻名全国。
此后,由于自身的地理条件不利于迅速排风,加上当时对化工厂排污的危害认识不足,兰州饱受污染之苦,曾长期稳居国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三级以上污染天数占到全年的近一半,污染指数居高不下。当时有一首兰州民谣描述了污染下的城区:太阳和月亮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腿泥。
大气污染中最骇人听闻的要数“光化学烟雾污染”。自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期,兰州西固区每年夏天都会出现一种奇怪的蓝色烟雾,市民中有不少对环境较为敏感的人,时常出现流泪、咳嗽、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状。后经科学研究证实,这是“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一种严重的污染现象,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这种烟雾对人类健康危害十分严重,主要伤害眼睛和粘膜、造成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
出生在1979年的兰州人姚蕾,就是一个“敏感”的人。从小到大,她因为呼吸道感染打针、吃药的次数多到数不清。她清楚地记得,直到10岁,她的生活一直是“出了学校去医院,出了医院就回家。抬头天上是灰,低头地上是沙。”虽然无法确认环境污染是直接的致病原因,但是姚蕾认为去一个环境好的地方或多或少会对她的健康有帮助。高考结束后,她决定离开沙尘遍布的家乡,去离家千里、山清水秀的某南方城市读大学。在空气清新、绿化好的地方,她的“顽疾”仿佛自动痊愈了,咽喉很少肿痛,呼吸道患病几率明显降低。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后,她每次放假回家简直成了一场“考验”。家人“严阵以待”,帮她准备口罩、空气净化器,想尽办法,以免姚蕾再生病。毕业后,她不愿回家,就留在学校所在地,进入一家外企工作。
2013年,《“霾”世前传,从兰州到北京》一文,终于让兰州当年的空气污染事件详情进入了大众视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我国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已经成为现实的问题,而非潜在威胁。”这份关注显然来得迟了一些。但是这些年来,身处其中的兰州人民并没有“等待”关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行动早已开始。针对污染结构,兰州确定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和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尤其是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工程,各个单位和个人争相参与,在科学指导下,引水上山,选育良种,终于完成了1926年以来的“绿化夙愿”。
改造环境历来都不是易事,然而功不唐捐。2013年,兰州市旧标(API)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9天,已经稳定退出十大污染城市行列。2014年8月,国家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4个治污任务较重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介绍推广兰州市的做法并概括为“兰州经验”,先后有220多个城市来兰州调研治霾工作。据兰州市疾控部门检测数据显示,市医疗机构就诊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同比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