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相声的传承与创新
2016-02-24 08:06:02
 

  编者荐语

  近些年,很多传统曲艺形式与内容都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一方面,经典曲艺需要经过不断地表演、传播,才能更好地流传;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曲艺亦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实践的。

  目前,流传至今的传统相声文本估计有两三百段以上,算得上经典的段子也在四五十段左右。那么,什么样的相声段子才能称为经典呢?首先,这样的相声需由优秀的传统相声演员搬上舞台,得到观众的喜欢,演出场面火爆,且保留时间久远。再有,段子不断被后人翻新上演,得到几代相声观众的喜爱和推崇。比如由马三立、郭荣启、赵佩茹合说的三人相声《扒马褂》,后来被同辈和下辈的人多次使用表演,至今还在翻新表演。这段三人相声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塑造了三个不同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比如张寿臣的单口相声《小神仙》,后来被许多文艺评论家认定为优秀的黑色幽默,故事性、戏剧性俱佳。比如刘宝瑞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更是夸张到了极致,入木到了三分。经典对口相声就更多了,例如,常宝堃和赵佩茹合说的《全德报》,侯宝林和郭启儒合说的《关公战秦琼》《阴阳五行》,马三立和张庆森合说的《开粥厂》《卖挂票》,赵振铎和赵士忠合说的《八扇屏》等等。当然,这些经典相声有的是作者本人搬上舞台的,更多的是经过很多前辈演出磨合,留给后来者一个成熟文本。

  现在,天津和北京的相声剧场和园子很多,济南、南京、上海、西安、太原、合肥等地也有了相声小剧场,粗算起来,全国有近百个相声民间团队。按说,传统经典相声的传承和演出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市场现状却不容乐观。表演传统经典作品的相声演员并不多,甚至有越来越少的趋势,传统经典段子的演出也越发鲜见。

  为何出现了这样的市场现状呢?

  一方面是演员自身的原因,在相声演员队伍里,中青年相声演员逐步增多,尤其是年轻相声演员开始踊跃登上舞台。老相声演员从强势到了守势,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传承方面。可中青年相声演员手里能掌握的传统经典相声不多,最多的也就是十几段,很多演员表演的段子就是扒网络,找微博和朋友圈里的零散包袱,弄个大拼盘,然后套上传统经典相声的路数。传统经典相声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文学性和社会性强,人物角色复杂,所以表演难度大,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据说传统经典相声《八扇屏》不仅是八扇贯口,足有二十几个贯口,可现在演出的就那几段。侯宝林与郭启儒合说的《阴阳五行》,现在在台上说得更少,其实这是个很有哲学味道的段子,但说不好就会温在台上。此外,单口相声的表演要求更高,一个人在台上使上二十多分钟活,稍微走神和慌调就会凉场,所以现在很难在舞台上看见单口相声。这个难度就影响了很多相声演员去学。

  另一方面,也有观众的原因。有些演员即便会了不少经典段子也不常在台上说。因为,现在演员必须上台就抖包袱,然后一个个连着的包袱必抖响了,抖到底了是个大包袱才能鞠躬下台。演员们说,这些经典相声好是好,就是不敢搬上台去见观众,观众对比的都是相声大师,听我们说的就会喝倒彩。记得十几年前,我曾经看过两个三十来岁的演员说《论捧逗》,说得很卖力气,可是观众没有一个笑的。听老相声演员说起很多年前的相声观众,他们就是这么安心敛气地听,听你的垫话、瓢把,然后三翻四抖。演员不着急抖包袱,观众也在享受过程。现在不行了,演员上台不立即入活就完了,观众等不得你那么从容自在。

  相声是国家第一批非遗项目,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在传承中才能发展。你传承不了,或者传承的不是传统的,而是走样的,那么相声的非遗继承就会出现问题。这几年不少相声名家注重收徒,这是可喜的现象。学相声是不能靠听录音或者看视频的,那是需要口传心授的。学相声,除了基本功,自然就是要掌握传统经典的段子。我曾经问过苏文茂先生,一个相声演员掌握多少传统经典段子为好呢?苏文茂拿起手中的扇子前后翻了翻,说,最起码的要学会二十几段,而且必须是不同风格的,不同前辈的不同文本。后来我所知,《地理图》和《报菜名》都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可就这两个段子就有很多文本。演员学会《白事会》也必须要懂得北方办丧事的各种习俗和民风,要培养自己的一种历史气场,擅长《黄鹤楼》和《汾河湾》更得对戏曲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才能演起来让观众信服。

  现在传统经典相声段子被冷落,也包含着观众的问题。相声的观众开始由老变小,我们不能只是站在观众角度去表演相声,应该引领和培养观众。传统的经典相声就是起示范作用的。面对经典和演出经典,我们是不是也要带着一份尊重和敬仰的心情啊!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