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收获
2016-02-23 12:25:22
 

  ■文化时评

  锦 璐

  故事是现代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故事比抽象的概念、直接的宣示更吸引人、感染人。当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讲好中国故事”就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必然要求和途径。

  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讲好的故事,二是把故事讲好。立足于故事,“好”既是标准,又是方法。什么是好的故事?如何把故事讲好?《订单·方圆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实例。

  这本图书的切入口很小——一家书店两代店主的日常生活。主人公讷言敏行,在清贫的日子中守着一份维系生活的家业。他遭遇过困境,有过茫然、徘徊和困顿。然而,困难并未让他转身离去。相反,在氤氲书香、传承文化的书店中,主人公守拙抱朴、随缘豁达,在坚守中收获着人生的快乐。

  全书没有奇观异象,没有黄钟大吕、凌空高蹈般的感喟与宣教。在这个当代普通人的普通故事中,主人公的自述文字如叙家常,不花哨不玩技巧,看上去和他正方形的脑袋一样,方正平实,也和他宽厚舒缓的面容一样,温暖人心。这样的行文中,让人看到了人世,看到了人世中高远的心灵,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看到了中国的文化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这个故事,时时刻刻发生在最普通的当代中国人身上,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温和却带着力量,亲切却不乏哲理。它所传递的“小人物为希望和梦想奋斗”的精神,是全世界共通共鸣的。

  如何让这个蕴含东方智慧与中国精神的故事,有更高的颜值?《订单·方圆故事》强化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书籍的各个部分,封面、护封、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字体等等,都在美学上保持一致。以东方审美营造出内敛的、含蓄的、儒雅的、幽静的艺术品质,其肌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温良恭俭让的文化品质。反过来,诸多环节丝丝缕缕的精雕细琢,又更好地传递了故事所蕴含的价值观,使蕴含在故事中的当代中国形象、当代中国精神在潜移默化间感染人、打动人、吸引人。

  《订单·方圆故事》获得“世界最美的书”,既是对中国图书艺术的褒奖,也是世界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接纳与认同。厚重、灿烂、隽永的中华文化,如何借由一种生动、直观、亲切的方式拥抱读者,特别是海外读者?《订单·方圆故事》的故事,为我们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西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