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建晓本报通讯员王军现
到基层普法,最难的是出力不少,群众却不叫好。给老百姓送“法”都送啥?怎样才能让群众满意?新郑市司法局的做法是,基层普法让群众点“题”,群众需要什么法就讲什么法。
2月20日,暖阳高照,新郑市梨河镇陈庄村村头聚集了不少村民,镇司法所所长宁广峰带着几名法治宣传志愿者正在这里普法。
宁广峰笑着告诉记者,这次来村里讲的内容,是村民在节前点的“题”。农历腊月二十五,老宁来村里普法,发现有20多名村民为讨薪的事儿烦心。原来,新郑市一家建筑公司将其承建的工程转包给包工头李某,李某雇用这20多名村民施工,建筑公司将工程款如数支付给李某,李某拿到钱后却不见了踪影。宁广峰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援助律师主动与建筑公司协商。最终,建筑公司同意在春节前支付这些村民工资17万余元,节后再到法院起诉包工头李某。
这次,老宁准备很充分,现场解答准备外出打工的村民提出的各种疑惑。他还给村民带来了《农民工守法维权100问》等实用资料。
如今在新郑市,像宁广峰这样带着农民点的“题”下乡普法已成常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群众遇到婚姻家庭、土地等纠纷多了起来,再加上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工普法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也成为农村普法工作的重点。面对新形势,新郑市司法局要求全市司法所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农村,征询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让农民给法治宣传“出题”,“送法进基层”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务求每次送法都对群众有用。
新郑市司法局局长朱秋国说,法治宣传活动就要让群众出题,大家需要什么法就讲什么法,这样才能吸引他们。
“让咱农民出题,这样的普法听起来‘解渴’,在实践中‘管用’。”听完了老宁的普法,一位村民意犹未尽地说。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