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正月十五,穿越诗词“闹”元宵
2016-02-22 09:37:28
 

  2月21日,游客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古城镇朔楼观赏夜景。当日,全国各地群众通过民俗表演、猜灯谜、做花灯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张雪花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元宵节,大约非“闹”字莫属。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誉元宵节盛况的诗词妙趣横生数不胜数。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在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观月,猜灯谜,吃元宵,耍龙灯,踩高跷,走百病,车水马龙熙攘欢乐。

  元宵节又称灯节,在这个节日观彩灯是可与吃元宵并提的习俗。“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明代才子唐伯虎的诗直陈元宵节观灯的紧要。

  元宵节是一场全民的狂欢,遥想两千多年来的元宵盛景令人唏嘘。新春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天上是一轮皎洁的月亮,地上是各式各样的彩灯,火树银花,灯月交辉,游人如织,歌舞腾欢。正谓“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节的节期,各个时代有所不同,据相关资料,汉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则自初八点灯开始直到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的欢庆盛况,却通过时间这一元素生动传递出人们通宵达旦闹花灯的勃勃兴致与高涨热情。当然,人们更为熟悉的还是宋代大词人那首传诵千古的名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月21日,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的农民舞起龙灯喜迎元宵佳节。当日,全国各地群众通过民俗表演、猜灯谜、做花灯等丰富多彩的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自然不能不说说元宵。在这一点上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人爱吃元宵,南方人更爱吃汤圆。两者在原料和加工工艺上都有所不同。元宵是放好馅料手工摇,汤圆则是用水磨湿粉包制而成。“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生动描写了元宵的制作与买卖盛况。

  月圆之夜,灯火璀璨,游人观灯赏月之时,亦是有情人约会之期。元宵节解除宵禁为青年男女相识相会提供了机会。“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诗词反映的正是有情人在灯火如昼的元宵佳节相会、相思的情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流年似水,今又元宵。走着,让我们穿越历史盛景,观灯赏月“闹”元宵去!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