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冬馄饨 年馎饦
2016-02-22 08:05:06
 

  宋朝人最重视冬至,他们过冬至跟过年差不多:机关放假,商店关门,再穷的穷光蛋都要换上新衣服出门见人,在外面玩疯了玩累了,回家打牌,喝酒,掷骰子,尽情赌博,不用怕警察抓赌,因为朝廷每逢冬至都会开恩,允许老百姓大赌三日。冬至头天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包好饺子先祭祖,祭完祖开始吃,吃一批,留一批,留到冬至那天早上再吃一顿。

  过完冬至,很快就是春节。宋朝人过春节,还是机关放假,商店关门,上街玩耍,回家赌博,朝廷再次恩准大赌三天,但是要论热闹劲儿,春节恐怕还不如冬至。为什么?一是因为小门小户没什么积蓄,过冬至的时候猛花一气,已经把钱花得差不多了,没能力备办像样的年货,家里空无所有,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二是因为过冬至可以吃饺子,过年却只能吃馎饦。

  陆游写过一首《岁首书事》,描述宋朝人怎么过年,当中有这么两句:“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意思是除夕要用馎饦祭祖,祭完祖再把馎饦分吃掉,然后大年初一起个大早,把旧年画撕下来,把新门神贴上去。这首诗下面还有陆游一段小注:“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饦。”岁日就是大年初一,汤饼就是馎饦,岁日必用馎饦,说明大年初一吃的还是馎饦,而不是饺子。

  跟饺子相比,馎饦有点儿寒酸,因为它没有馅儿,只有面片。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馎饦的做法:和好面,搓成团,切成条,揉得又圆又细,再掐成一寸长的小段,把这小段搁在盆沿上或者手心里,大拇指按住,由近及远这么一搓,搓成一个中间凹、两头翘的猫耳朵,把这些猫耳朵撂菜汤里煮熟,一锅馎饦就做成了。其实现在山西还有这种食品,也是先掐段,再搓片儿,搓成翘翘的猫耳朵或者高高的小笆斗,可以用菜汤煮熟,成品叫“圪坨”;也可以直接上锅蒸,成品叫“栲栳栳”。

  馎饦不是宋朝人发明的,它曾经在唐朝传到日本,并被改头换面——做面片时不用手搓,改成先擀后切,切成又宽又薄的面条,再用菜汤煮熟。现在日本山梨县还有一家专售馎饦的面馆,标志很明显,大门口横挂匾额,匾额上有四个字:馎饦不动。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