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圣诞主题的私厨饭局。穿牛仔裤的饭局女主人马莉居中,饭局之前食客们彼此之间都还是陌生人。
■本报首席记者 李晔 实习生 张嘉瑜
刘巍(化名)的人生最近起了微妙变化。他是沪上某公立三甲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下班后的18时、19时,待白天人来人往的办公室冷清下来,会有陌生面孔前来,向刘巍这位在医疗圈摸爬滚打10年的资深人士求教“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那些事”。对于这些来自网络的特殊学员,刘巍的“认知盈余”有着明码标价,1次授课200元,每次1小时。他说,下班后当一名“私教”,是他人生的B面。
今年36岁的外企总监李歆翔同样爱折腾。已是公司元老级的人物,放在过去,她大多是上午10时才进公司的。然而这几个月,为了上班路上能搭载顺路的陌生人,她开着自己的宝马车,“迎合”着对方的时间,经常7时早高峰就出门,以至于到公司的时间比许多同事都早。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是为找人分摊油钱吗?是为拼车平台那时有时无的高峰奖励吗?仔细想想都未必。
还有那些脚踩高跟鞋的白领丽人,那些公司高管、首席财务官等,你看他们职务光鲜,却未必知道下班后,他们又华丽丽地变成了为一群陌生人烹饪美食的饭局主人。
毫无疑问,他们是追逐时髦的人,但他们更显著的特征在于:都愿腾出自己有限的时间,都孜孜于分享并从中寻求多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互联网的各种新玩法,给了他们第二职业。这职业,收入与投入相比未必诱人,却令他们付出了与第一职业同样的专注。
或许,这便是成就更完美自己的另一种生活。
新职业,也敬业
“我值多少钱?”
半年前,1号店产品总监姜沈励这样问自己。当时,他见微信朋友圈里正转发着一个O2O经验咨询平台,人们可以在此平台上搜索与付费,从而把各领域的行家里手约出来,帮你出谋划策。
姜沈励忍不住要注册。南京大学软件专业毕业后,他在产品行业中10年磨砺,现管理着1号店搜索、推荐、广告、智能运营4支产品经理团队。同时他爱好广泛,尤其德州扑克,在上海某俱乐部锦标赛上拿过第2名。隐隐的好为人师和想证明自己的欲念,推着他把自己搬上平台,由此一发难止,越玩越“嗨”。迄今,他已见过28名学员,另有195人“想见”。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有2位陌生人向他发出付费求教的邀请。
姜总监的课程有着务实而引人入胜的标题——“产品经理,加薪和晋升,你还差什么”、“如何快速搭建一支扭转公司竞争力的产品团队”、“德州扑克1小时学精,也改变你的人生观”。为平衡供需,他的课程从最初每次300元,调整到现在最高一次1800元。
“私教”不易。姜沈励本就忙碌,所以跟学员多约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即便如此,事先了解学员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备课,再加上面授机宜、布置和批改作业,对于每一位学员,前后投入3小时总是要的。挑战在于,求教者五花八门:工作3年以上遭遇瓶颈的产品经理、被老板批评逻辑思维差的职员、想通过打牌学到更多识人阅人术和社交技巧的企业主……课毕,学员们在评语中纷纷给赞,姜沈励自认为的确帮到了对方,但冷不丁也会遇见高手。他记得,“有位学员,跟他聊着聊着,发现他牌技比我厉害,课后我就强制性把钱退还给他。我仔细想,对方之所以来找我,大概是想查漏补缺吧”。姜沈励没想到自己能火,更没料到大千世界,有那么多对学习有着执着热忱的人。
行家们对学员的授课是一对一的,而职场白领马莉和她的丈夫邱其锋作为“很会做饭”的人,则乐意将一众陌生人请到自己家。
不久前的圣诞夜,马莉位于徐家汇的家中,圆木桌上摆放着精致餐具,绿色餐巾纸被巧心思地折叠成圣诞树的样子。8位食客围坐着谈笑风生,殊不知在踏入房间之前,他们彼此间并不相识。女主人马莉是上海姑娘,正在厨房掌勺,中国香港出生、加拿大长大的邱其锋负责打下手。这对饭局主人的美食风格是上海菜、粤菜和西餐混搭,招牌菜有芥末苹果烤鸡、南瓜蘑菇煲等,以造型与美味兼具著称。
4个月前,马莉在互联网上注册为饭局主人,此后几乎每周末都会组织一场饭局。每场6-8人,奉上十余道精品菜,人均200多元,迄今10场,多是一上线即售罄。夫妻俩喜欢“显摆”厨艺,又是热情好客不怕生的人,他们倒是对“什么样的人愿意到陌生人家吃饭”充满好奇。开张后发现,食客多集中在80后、90后,都是特别有趣的人。那位做医学美容的女孩,一进客厅便“自来熟”,问马莉,“你皮肤这么有光泽,是打过水光针了吗?”有金融男孩,独自参加过20多场饭局,品评美食来头头是道。还有外国人,自小存钱,只为来中国,中文讲得顺溜,更痴迷于“舌尖上的中国”。
为了这些“吃货”,马莉夫妇忙得不亦乐乎。去香港看望公婆时,马莉就多买些食材,老字号的腊肠、大香菇等,网购真假难辨,她宁愿“人肉背回”。每次组局前,她要逐一了解食客们各种喜好与忌口,有说要进口牛排,有说羊肉不能筋太多,有说奶油过敏。为了一位面粉过敏的小孩,马莉为其他食客做了甜点,又单独给小孩做了绿豆马蹄羹。每场饭局自晚上18时开始,有时要到22时甚至23时才意犹未尽地散场。
据马莉所知,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像她这样的饭局主人还有许多,年龄和职业分布广泛,既有80后、90后,也有退休在家的阿姨;既有公司职员、医生,也有首席财务官、企业高管等。就这份“兼职”的收入而言,以马莉为例,从一大早配菜、布置到烹饪,到饭局结束后所有餐具洗刷归位,要忙碌整整一天,而盈利不过三四百元。
但是好玩。有时候通过钻研,马莉买到了价廉物美的食材,她还会主动大幅让利给食客。她对食客说:“我不为赚钱,你能再来就很好。”
奈何会上瘾?
每次见学员前,刘巍都会有相亲般的期待,“想着对方长什么样子,当然更关注他们是否会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还说,帮助别人会上瘾。
奈何上瘾?因为自己“潜伏”着的经验恰是别人所需,这种“适销对路”的听与讲,让人很享受。投了几十封简历均石沉大海的医学专业女生找到刘巍,刘巍觉得她找对人了。他一看女生简历,数过汽车流量,当过售货员,去银行做过数据管理,立马切中她要害,“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实习单位的选择非常重要,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会认真看应聘者实习经历,这代表了应聘者对该行业的热爱程度和专业素养”; 有医院同行找到刘巍诉说纠结,互联网公司给出10倍薪水要挖他,却要放弃在传统单位的得心应手和现世安稳。刘巍不直接给出建议,而是拿出一张纸,帮助困惑者厘清自己核心价值和“市场卖点”。半小时后,学员做出了决定;有部队医院人力资源部的80后吐槽,说想创新却碍于环境难突破,“我的工作和前任、前前任都一样,能看到职业天花板”。刘巍现身说法,告诉学员“人力资源部门是核心部门”,并鼓励他“开辟多种可能性,先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再去有所作为”。这绝非一句敷衍之辞,刘巍本人也曾困惑,但通过努力和钻研,他目前在一些专业学术协会任职,最近正牵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医疗效率的大型综合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规模模型研究》。他说:“我之所以敢对学员这样建议,是因为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奈何上瘾?是因为教学相长,助人更助自己。姜沈励教人的同时,“感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产品能力有所提高,性格、思考力等通用人格在完善。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点”。他告诉记者,他在多位学员身上发现了年轻产品经理的通病,这些年轻人颇委屈,“明明觉得自己做得够好了,可就是不见老板满意的表情”。姜沈励突然就获得启发,“按部就班把事情做好远不是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对产品经理而言,创新才是其不断开创新业绩的核心要义,譬如不断挖掘和分析利用大数据,用于对自动选品、自动定价上的创新等”。姜沈励目前还是1号店产品大学的负责人,现在他给员工们上课时,对内容和结构作出大调整,将创新放在置顶位置,“这就是在私教中获得的感悟”。
此外,做行家收来的学费,姜沈励并不急着提现,而是用于求见其它行家。他去北京,向全国扑克牌冠军吴淼学80分; 在教学中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于是又预约了“战胜拖延——用心理学来进行时间管理”、“企业或个人自媒体战略与实施”等课程。他觉得,教学相长后,就越深感学无止境。
奈何上瘾?是因为各种未知的可能撩拨着人心。一位创投公司总裁付费约见姜沈励,聊着聊着,总裁便问,“你能不能加入我们?”
而对于李歆翔而言,每次开车出门后所发生的事情,都是新鲜的。她是环保倡导者,自从各种互联网拼车软件纷纷出台后,她便再不允许自己空车往返。一路上,她与顺路乘客各种相聊甚欢,与70后怀旧,与80后谈二胎,与90后侃二次元,再不用如过去般,只能寂寞听歌。其实,作为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歆翔还有点私心,她说:“在拼车平台上,能分担油费,能大概率认识不同行业、开拓视野,还有小概率能物色到俊才。”后来她专门去拼车论坛上转悠,惊喜发现北京一位车主与她不谋而合,而且已有成功案例。“那位车主是互联网公司人事部的,大家都晓得,现在最难招的是程序员,常规方法统统失效,于是出绝招,专门到中关村附近接单,最后成功将乘客请进公司当技术总监!”李歆翔也在做有心人,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她在抢单时,乘客爱好、行业等信息已一目了然。在她迄今200多单接单中,已进行过多场“不动声色的面试”,积累了不少资源。她还引申出了一个创意:“社会学者可以自当车主,边开车边做调查,赚钱、助人、深入生活三不误,足够有趣,又足够真实!”
新社交,新人情
互联网下的B面人生,透着人情的温度,映射着社交的渴求。一位“骨灰级”的拼车车友告诉记者,她最近突然“人品”爆发,接连拼到了2次奔驰1次玛莎拉蒂,如此“福利”,令她无限感慨,难道“土豪”们都出来体验生活了?最令她感动的是,有一次她坐副驾驶位置,发现座位上静静躺着车主的钱包,“可见车主对乘客有多信任……”
的确,互联网的各种新玩法,让有着互联网思维、共享精神和趋同价值观的人,更方便地聚在一起,这又决定了自一开始,彼此间便少有隔阂与防备。正如饭局主人们给食客们的标签是——“爱吃的人心眼好”。
新玩法,正重构着社交方式。譬如一顿饭的附加值,除了美食,还有故事的交换,情感的流动。有位年轻女孩说,第一次参加饭局那天,是她生日。她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没什么朋友,就只想和一群人一同吃个饭。于是,整桌人就一起为她临时过了一场生日会,饭局主人特地为女孩做了生日蛋糕,情感依靠渐渐产生。一场陌生的聚会后,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饭局主人成了女孩的“人生导师”; 还有一位美女食客,25岁的美甲店老板,有过婚姻,而今单身,带着6岁的女儿,更积极地生活。其他食客们动容,谁都是在别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泪,随后彼此鼓劲,以更强大的内心拥抱生活。
社交已不再局限于旧友和熟人。马莉有着无穷的点子,她准备请新加坡品酒师朋友推荐3款酒,配以3道菜,办一场别具匠心的陌生人饭局;她还打算办一场“盲约”,邀请互不相识的3名单身男食客和3名单身女食客,期待着一场饭局带来爱的火花。
这位饭局主人的第二职业,让她比过去更明艳动人,朋友粘她,丈夫更爱她。她说,她认识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广东籍饭局主人菲,菲在上海一直找不到地道的广式煲汤,非常思念家里的味道,但给自己一个人做饭缺乏动力。当了饭局主人后,菲为了讨教煲汤的方法,常会打电话回家与母亲交流,家里人特别高兴。
这个春节,马莉和邱其锋采购了红包和梅花装点客厅,邀请春节不能回家的人,过来一起热闹。
对于互联网带给自己的变化,马莉兴奋且期待着更多未知,“人生的追求不应该仅仅是买房买车,我还想要生机勃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