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肖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课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武汉轻工大学——这所立足粮食行业、面向“三农”主战场的高校,提出了更大的责任、更高的要求。
“三农”难题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
当前,“三农”问题表现出新的特征:粮食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民靠以往那种多打粮、多卖粮,从而增加收入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农副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简单收储原粮、再卖原粮,使得行业效益不高;这进而导致一些地方农村经济欲振乏力,农村面貌难有大的改观。所以,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厚植“三农”发展优势,提供了发展理论的创新指导和发展方式的变革引领。
按照中央的一号文件精神,要从供给侧发力,高度重视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积极解决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几大难题。关于调产能。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是绝对过剩,只是个别品种的相对过剩,对此一定要头脑清醒,保持定力。要在维护既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注重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始终坚定不移地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与此同时,坚持市场导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调控个别农产品产能。关于去库存。目前粮食库存较多,首先要说这是件好事,仓盈库满是民族愿景,手中有粮方能心中不慌;当然,眼下玉米等占压库存过大,需要从粮食仓容建设入手,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并积极有效地加以消化。关于降成本。粮食行业出现“三高”现象,国内粮价与进口粮食价格出现“倒挂”,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使进口谷物携低价优势,有机可趁。对此,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有效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关于补短板。当前,粮食产业经济还不够大不够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粮食行业的效益。对此要抓住重点,多方施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粮食及副产物高效转化利用,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质优价平的粮油食品。
学校深化供给侧改革助力“三农”大有可为
我校以农产品加工转化为特色与优势。作为传授知识、输出人才的供给方,如何适应“三农”需要,培养对路人才,如何将科技成果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应着重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紧紧围绕国家粮食产业经济、“粮安工程”和食品安全战略开展学科建设,提高贡献率。立足行业需求,加强学校粮油食品加工学科特色优势,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以精深加工生产出更多更好多元化、个性化粮油产品,带动“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形成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口味的日益提高。积极对接国家和湖北省行业产业链、创新链需求,设置与调整学校学科专业,以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重大课题为牵引,做大作强优势特色学科,增强创新性,提高贡献率。
二是提供更多科技成果更好科技服务,助力科技兴农。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离不开创新驱动。对此,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多年来坚持强化校地合作模式,实施“服务常态化”;开发地方优势资源,推进“产业特色化”;参与培植地方粮油企业,助力“企业品牌化”;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做到“项目订单化”。现在,我们正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例如积极推进“土豆主粮化”,帮助贫困山区农民新辟财源、增产增收;成立“恩施绿色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院”,投入精兵强将,协力将恩施富硒农产品做成带动一方的特色产业。
三是提供更多爱农支农人才,实现“人才兴农”。“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大批具有爱农民的道德品质、为农村的人文素养及从事农业现代化专业知识技能的新型人才的到来。对此,要教育自己的学生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的人生机遇、有为担当、历史使命,切实改变那种“走出黄土地”、“跳出农门”的陈旧意识;认识到今日农村、农业可以容纳有现代知识的青年,高新技术能够嫁接村镇百业,21世纪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农村,可以和城市同样精彩。与此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将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当前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产学联动,无缝对接,并予以政策激励引导,在科研资金、实践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学校在人才培养供给端上的提质升级。
(作者系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