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反欺诈中心为你保驾护航
2016-02-19 03:24:14
 

  本报杭州2月18日讯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徐佳 金燕 陈谊)去年一年,全省有15亿余元落入了网络骗子们的腰包,针对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这一“老大难”问题,不出重拳是不行了。

  18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这是全国首家省、市两级合建的反欺诈中心,由公安机关和银行、通信运营商等部门深入协作,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让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为“过街老鼠”。正式运营以后,中心将开通反欺诈咨询服务专线电话0571-81234567,接受群众防骗咨询、涉骗线索举报。

  记者在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看到,除了警方的案件受理区和办案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7家银行,以及移动、电信、联通3家运营商和阿里巴巴公司都已派专人、设置专席入驻中心。今后,一旦中心接到通讯网络诈骗警情,相关金融机构和运营商就同步启动应急预案,帮助受害者紧急止损。

  据介绍,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职责任务包括:接受群众防骗咨询、涉骗线索举报,并依托相关技术手段实时封堵、删除诈骗电话、诈骗信息、钓鱼网站、诈骗账户等;对接报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被骗资金,快速查明资金流向,实施紧急拦截止付,为群众挽回或减少损失;实时跟踪分析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发案趋势、犯罪规律、手段特点,指导社会各部门开展针对性防范宣传。

  自今年1月试运行以来,中心共接到各类群众报警、咨询、投诉、举报电话464人次,将497个诈骗银行账号输入黑名单库,对270个诈骗电话进行技术反制,对8起案件实施了紧急止损,止损金额达180万元。

  近年来,我省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发案势头凶猛。去年,全省公安机关共受理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0万余起,损失金额15亿余元。杭州市共发案2.3万起,同比上升33%,被骗金额高达3.61亿元,同比上升128%。

  今年1月20日深夜,海宁警方动用7辆大巴车、100余名警力,将在安徽合肥、江苏昆山抓获155名涉嫌通讯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海宁。经警方初步查明,该团伙在全国各地涉案3000余起,诈骗金额高达上千万元,是嘉兴公安破获的最大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1月24日,杭州警方通过跨省缉捕,摧毁了3个特大通讯诈骗团伙,分别在广西桂林、江西上饶、福建石狮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成功侦破3起案损百万以上特大通讯诈骗案。

  据统计,今年1月,全省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7000余起,被骗1亿余元,其中损失百万以上案件发生8起;杭州全市共计打掉通讯网络诈骗团伙7个,抓获34人,破案9起,查扣赃款80万元。

  据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介绍,目前比较常见的通讯网络诈骗手段包括:假冒领导、亲戚、老师、熟人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中奖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炒股、投资理财诈骗等。

  与此同时,各种新型诈骗手法也层出不穷,比如利用支付宝、微信钱包等扫二维码后诈骗,伪基站发假链接诈骗,以及关闭受害人通讯工具谎称小孩被绑架诈骗等。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浙江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